(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发生在刘备夺得益州争夺战胜利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赵云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资料图片)
益州既定,玄德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玄德大喜,从其言。使诸葛军师定拟治国条例,刑法颇重。法正曰:“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法正拜服。自此军民安堵。四十一州地面,分兵镇抚,并皆平定。法正为蜀郡太守,凡平日一餐之德,睚毗之怨,无不报复。或告孔明曰:“孝直太横,宜稍斥之。”孔明曰:“昔主公困守荆州,北畏曹操,东惮孙权,赖孝直为之辅翼,遂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今奈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耶?”因竟不问。法正闻之,亦自敛戢。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占领益州后,大封文武,又打算将成都的田地和宅院都分给有功之臣。此举遭到赵云的反对。赵云认为刘备刚刚占领益州,人心未稳。应当将这些田地和宅院还给百姓,方能稳定人心。刘备对赵云的建议大为赞赏,并依此而行。不久后,法正又提出诸葛亮制定的治国条例过于严苛,建议宽刑省法。不过,这个说法遭到诸葛亮的驳斥。最终,诸葛亮的意见令法正拜服。此后,有人私下告诉诸葛亮,法正过于骄横,认为诸葛亮应该对此出言斥责。但诸葛亮认为法正为刘备夺取益州立下大功,拒绝斥责法正。法正听说此事后,从此行为收敛。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睚眦之怨”,意为发怒时瞪眼睛,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的“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小说中提到的法正与诸葛亮关于治国条例宽松与严苛的争论,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郭冲五事》载:“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首先发难的便是法正。对此,诸葛亮予以坚决的驳斥。不过,这一事件最终得以解决,并非如小说所言是“法正拜服”,而是刘备亲自出面支持诸葛亮,该条例才得以顺利实施。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法正“凡平日一餐之德,睚毗之怨,无不报复”之事,在历史上也的确出现过。诸葛亮的态度与小说中的描述完全一致,认为法正立下大功,就算自己出面,刘备也未必就能听从,于是干脆不闻不问。说穿了就一句话,就算是想管也管不了。从这一事件也可以看出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份量。
小说中提到的赵云劝阻刘备“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之事,虽然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此事的经过却远非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简单。按照《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载:“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为了尽快获得战事的胜利,刘备主动提出将成都府库及包括田地、宅院等分给众将。另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其实这也是为了落实刘备在战时许下的承诺。
针对刘备的这项承诺,包括诸葛亮、张飞在内的众多文武都没有提出异议,只有赵云公开反对。赵云表示:“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此举避免了成都城中的一场混乱,也替刘备解了围,刘备自然高兴不已。但赵云的这番言论,无疑却得罪了其他所有文武。
试想,众将士浴血奋战,目的不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吗?而赵云的言论却将文武们的这些愿望都变成了泡影。这些人能不埋怨赵云吗?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