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官场受挫后他作诗抱怨,皇帝秋后算账,结果竟成就了一代才子
柳永(约987一约1053年),字者卿,初名三变,福建临川人。他出身官宦之家,对妓女感兴趣。不同的是柳永还是个官迷,一直想步入官场。不幸的是,柳永没有官运,结果还是同晏几道一样,官场上不甚得意;幸运的是,柳永官场失意,情场得意,在妓女中人缘非常好,他一生的事业、声名,都与妓女息息相关。
柳永年轻时,也想步入官场,换取功名富贵。也许是这人心有旁骛吧,考了两次都没考上。自己也感觉没面子,于是就填了一首词,自我解嘲: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仔细想想,这首词也没什么原则性错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尽管俺柳永考的不理想,只要他有才气,混的不比别人差。何况不做高官不理事,不吃俸禄不但惊。温柔乡里讨生活,一样话得充实、滋润。
遗憾的是,宋仁宗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路千万条”之类的说法,总觉得科举是皇家的格外恩典,只有坚持科卷之路才能保证正确方向。更遗憾的是柳永是个公众人物,他的这首词很快让仁宗知道了。仁宗对他有了成见,早就准备跟他秋后算账。
最遗憾的是柳永第三次竟然考上了,刚好抓个现行。柳永眼看着金榜题名,不知心里有多美,哪想到宋仁宗还有这许多想法?不过仁宗还算客气,没将他一棍子打死。而是一边将他的名字从金榜上删掉,一边还鼓励他:功名既然对你没用,你不如还去浅斟低唱去吧!看来柳永的心理调适能力就是好,这次他没填词自我安慰,而是拉大旗作虎皮,自称“奉旨填词”,口里哼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依旧在花街柳巷出没。
由于柳永一生都在秦楼楚馆中讨生活,与歌鼓们流连忘返,内容也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羁旅悲怨之辞,闺帷淫媟之语”,情感大都发生于“偎红倚恐”之时,取材多半是出自“烟花巷陌”,同时大半是在“浅斟低唱”中做成的,虽然士大夫很讨厌他,但是柳永的词却很受百姓的喜爱,“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概括了。
而且后世中对柳永的词评价很高,并将他视为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词人之一,或许这一切真是阴差阳错,如果不是宋仁宗秋后算账,或许也成就不了一位这样的大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