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不设宰相,大学士、军机大臣因是皇帝近臣,或多或少会影响皇帝的决策,又因握有拟旨的权力,故在一定程度上有行使皇帝的权力,所以也算是名义上的宰相。不过,本文所说的这个人,既不曾入值军机处,又不是大学士,但他却是清代历史上最有实权的人,可谓真正的宰相,此人便是肃顺。
咸丰朝有个情况较为特殊,从他即位开始,真正的“相权”常常不在军机处。自从穆彰阿被罢斥后,军机处以祁寯藻、赛尚阿班次在前,但他们的影响力都不及未入军机处的杜受田。直到咸丰二年杜受田去世,首席军机大臣祁寯藻才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后,又有奕、文庆、彭蕴章五位首席军机大臣先后为政,但都没有政务的主导权。就在彭蕴章执掌军机处的时候,肃顺也已经开始崛起了。
肃顺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八世孙。按照制度,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但只有一人能承袭王爵。道光二十六年,肃顺的父亲郑亲王乌尔恭阿去世,他的三哥端华承袭王爵,从此肃顺与王爵无缘。但他却以其精明强干走出了另一条新路来。
咸丰即位后,肃顺的政治行情看好,他先后出任副都统、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都统,理藩院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然而让肃顺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是另一个重要的职务——御前大臣、内大臣。
理论上说,御前大臣、内大臣是内廷侍卫官员,他们都不负有任何政治责任,也不准干预政务。但他们作为皇帝的随员,与皇帝见面的机会比军机大臣还要多。可以说,除了太监外,他们是距离天子最近的人,因而有可能在政治上做出一些微妙的动作。
但御前大臣毕竟不过是个高级侍卫,肃顺此时还不至于揽权,而是咸丰帝给了他这个机会。上面提到,咸丰即位之初,是恩师杜受田的暗中点拨,使这位年轻的皇帝一开始就在军机大臣面前充满了自信,装出一副老成相。他不停地下达谕旨,一切从自圣裁,根本不去听军机大臣的意见。
杜受田去世后,咸丰没了主见。但天子的尊严,祖宗的才华,使他不可能承认自己的无能。这种无能缺才引起的内心自卑,反过来使他更具强烈的自尊心,更爱装腔作势。他害怕在军机大臣面前出丑,更不愿意露怯,因而不愿意询政于外臣。于是,咸丰帝将目光向内,寻找最亲切、最可靠的人。
在最亲近的人中,咸丰帝认为皇叔惠亲王绵愉关系最好,六弟恭亲王天分最高。所以在英法联军逼近北京时,咸丰帝将这两人搬了出来,一个掌军,一个主政。然而惠亲王绵愉生性胆怯,奕又遭猜疑,咸丰帝开始依靠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
遗憾的是,载垣和端华二人根本承受不了如此的重托,对于政务不免茫茫然。于是,他们引精明能干的肃顺为援,三人结成死党,一切以肃顺为主谋。咸丰帝政务询及载垣、端华,实际听到的却是肃顺的主张。
如此一来,首席军机大臣彭蕴章实际上成了伴食,至于惠亲王绵愉又因保举耆英获咎,深知不是肃顺的对手,自己退出了纷争的政坛。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其他军机大臣还敢不识相吗?此时的肃顺,成了真正的宰相。
此后,肃顺在“戊午科场”案和“户部宝钞案”中表现出彩,反映出了力图求治、不惜严刑峻法的强硬手段,同时也起到了铲除异己、张扬权势的用意。就连威望颇高的彭蕴章,见势头不妙也连忙以病求退了。
随着肃顺权力的膨胀,许多官员纷纷趋炎附势,在加上肃顺等人举荐、扶持、支助,至咸丰十年大致行成了以肃顺为核心,包括载垣、端华、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陈学恩、黄宗汉等人的官僚政治集团。他们大多为天子近臣,在宫内外京内外有极大的权势,完全控制了军机处。这一官僚集团,就是所谓的“肃党”。
肃顺的政治发迹,其实与咸丰帝倦怠政务有关,也与他本人的权术妙用有关,但更不能忽视的,又是他的政见才识。实事求是地讲,肃顺的确是满族贵族中一个难得的干才,才气横溢,勤于政事,更有起弊振衰之心,这才是他在政坛上能站住脚的根本原因,也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个握有宰相实权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