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党项在西北部建立的政权。它的统治先后历经了189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朝代大概处于什么时期,西夏于宝元元年(1038年)由李元昊称帝建国,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与宋朝。
西夏曾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获全胜,与宋、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于是很多人面对这个接连战胜宋、辽的国家的官员制度以及士兵制度产生了好奇。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西夏时期的官制和兵制吧!
(相关资料图)
西夏的官制:“番汉联合”是特色
西夏的政治制度在很多方面借鉴了我国宋朝,官员制度更是基本上模仿北宋,西夏中央的政治机构设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司等,由于是少数民族政权,中央还设有“番学”、“汉学”在地方上,分为州、县两级,有少部分时期还设有郡、府。
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是随着统治疆域的扩大,西夏国内也有很多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百姓,为了巩固统治西夏采取“番汉联合”的政治形态、除此之外还联合了吐蕃族联合统治。联合主要以“通婚”为主,不过在整个西夏王族的统治中,经常会出现“母党专政”的问题,因此皇族与母党贵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在唐朝末年,党项羌拓跋部落崛起,崛起之后他们选择依附当时强大的唐朝政府,唐朝将如今陕西边境的夏州划分给他们,同时还在此地设立了“定难军节度使”。
定难军形势图
到了五代时期,因为中原地区政治动荡,王朝多次更迭,西夏虽然割据一方,但在名义上依然是以中原王朝节度使的身份进行政治活动的。
随着党项夏州政权的扩大,加上中原地区一片混乱,中原王朝无暇顾及对边境地区的管理,此时,夏州中除了党项人以外,还拥有了很多汉人、吐蕃人、契丹人等。过去松弛的节度使政权形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地域政治需求,于是当时的节度使李继谦开始模仿宋朝设立官制。雍熙三年(986年),李继迁攻占了晋州,准备称王,不过在谋士的劝阻下,他决定依然延续旧制,也因此在他称帝后,过去的官员制度被保留下来。
随着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继位,宋辽两国因为连年的战争影响,都想拉拢李德明来牵制对方,争相为其封官进爵,先后封其为夏王,但李德明却在此时按照过去中原王朝的制度,筹备建国称帝,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李德明正式称帝,建国西夏。
李元昊
明道元年(1032年)李德明去世,其子李元昊继位,为了进一步完善帝国制度,他首先去掉了唐宋时期,中原王朝所赐的“李姓”,改为嵬名氏。但还是依然仿照北宋官制,明道二年(1033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官制,将大臣分为文武两班,划分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大致与北宋时期相同。
之后西夏的官员制度,随着皇帝的地位都有一定的增加改建。渐渐的官员体制愈加完善,比如说西夏《天胜律令》中曾规定:官员的任职期限为三年,三年之后,必须经过“续、转、赏”三种,“续”是指延续任期转,“转”则是调整任职地点或是职位,“赏”则是对于有疾病,或者是年事已高的官员采取奖赏予以退休的做法。
西夏的兵制:特殊兵种是一大杀手锏
由于在和宋、辽之间的两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很多人对于西夏的军事力量产生了好奇。从地理条件上来看,西夏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和河套地区,这也就决定了西夏的军事手段相对于宋、辽两个国家来说是极其灵活的,西夏可以依靠独特的沙漠地形采取有力的军事行动。并且西夏还设有多种特殊兵种在军事活动时进行辅助。
同时西夏的军事制度以及士兵制度同官员制度一样,也是在吸收党项部落兵制的基础上,融合宋朝兵制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中央上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在这一机构的下面设立不同的单位来统管军队。
中央有人数大约为5000人的卫戍军队,军队成员主要以豪族子弟为主,他们主要负责在京师中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
此外皇帝还直接统治亲信卫队3000人,由各军中的强勇之士组成,这个军队负责跟随皇帝外出作战。在京城地区还有一只由2.5万人组成的部队,这支军队装备优良,是中央护卫军的主力,是当时西夏国内作战力最高的精锐部队,曾经生擒敌军10万人,他们主要承担攻击敌方难以攻克的坚韧部队。除了这些军队,西夏国内地方军大约有50万人,主要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种。
在西夏建国初期采取的是党项部落独特的征兵制度,以“族账”为单位:凡是15岁到60岁之间的男子都在征兵范围内,每家只要家中男丁足够两人,需要派出两位男丁,一个是正规军负责打仗,另一个负责随军做杂役事务。如果家中男丁足够4人,则需要派出4人,两人正规军,两人随军做杂役,其余壮丁可以不服役,也可以顶替其他男丁随军杂役,或者顶替瘦弱的正规军。
西夏建国初期与宋朝之间关系不睦,战争频发,常常会出现征兵不够的问题,于是就扩大了征兵范围和人数,有段时间甚至还出现了全民皆兵的现象。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西夏大安八年(1082年),征兵采取“十丁取九”的比例,这也就导致了武器装备不够的问题,于是在这一时期,很多人都没有武器,作战时期甚至要自己带着干粮。
之后随着战争的结束,士兵的待遇也逐渐增加,士兵制度也融合了宋朝的士兵制度,比如说在官衔上分为政将,副将,正副行政等官位,这些军衔名称,在很多汉文史籍中也有出现。
对于士兵的赏罚也有十分细致的规定,在《贞观玉镜统》中就曾有记载:军队中以十五个官阶区分等级,在赏罚制度上规定凡是战斗中杀敌一人以上者都有奖赏,杀敌越多赏赐越多,但如果战争失败就不能获得奖赏,奖赏内容主要为在战争中是俘获敌军的马、甲、金等,有时也会赐予士兵荣誉称号。
在西夏军队中还设立有很多独特的兵种,比如说由党项贵族子弟所组成的“铁骑”,这个军队装备优良,他们所骑的马是全国战马中速度最快的,所披的战甲也是质量最好的,这些战甲刀刺而不入十分坚固。他们在战斗中往往以这些铁骑为前军,在作战时,他们用铁锁将前方的敌人绞死。
“擒生军”和“强弩军”这两种军队也是西夏独特的特种部队,他们主要负责特殊的作战任务。“擒生军”主要负责在战斗中配合正规作战部队生擒某些敌军,“强弩军”射击技艺精巧,用“弩”作为武器,在作战时常常与“铁骑”配合。
西夏时期的官员制度和士兵制度,主要是在党项部落政治的基础上融合北宋时期的官员制度和士兵制度形成的。
这样的制度在适合西夏独特的部落政治基础上,也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这是西夏能够战胜宋和辽两个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与这两个政权三分天下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让西夏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得以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