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派合战刀(一)
【资料图】
此刀法原系山东省及河北一带戚派武术传统套路之一,古称“盘龙单刀”。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期间,二十九军大刀队与五十三军国术班联合作战,为训练将士传习此刀,称戚派合战刀。国术教官为河北陈思贵,山东戚刚(戚继光后裔人称戚三)。聂秀山老师当时为大刀队成员。
聂老讲,此刀法在当时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一次丰台失守,大约在十月份。大刀队乘夜色攻入丰台,手刃日军千余名。由于此刀善削、抹敌项颈,日军多以硬物绕颈,以保全尸,一时传为美谈。
戚派合战刀特点:
刚劲有力、劲力顺达、动静有致、变化有方、一刀连三刀。
有诗赞日:
削刀如猛虎,旋跳似燕飞,
喊杀惊天地,合战泰山摧。
刀法:
劈、挂、拦、削、撩、刺、崩、斩、抹。
步法:
弓步、马步、虚步、丁步、蹲步。
腿法:
蹬、弹踢,拍合等。
身法:起、落、旋转,与步法、刀法、眼神,等密切配合,完整一致。
戚派合战刀练法诀:
戚刀一动,如似猛虎。
刚劲有柔,刀法贯力。
刀光闪闪,银刀缠身。
急战急退,灵活多变。
劈砍斩撩,挂刺抹削。
启动三式,刀花腕灵。
翻江倒海,吞天之能。
合战应敌,刀法无情。
动作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立,面南背北,左手抢刀以拇指和虎口压住刀盘,食指和中指夹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握住刀盘,使刀背贴靠于小臂,刀刃向左外,刀尖向上垂于身之左侧;右手五指并拢,垂于身之右侧,目视前方。(图1)
起势:
1. 左脚向前一步。身体右转45度,右掌下按,右脚掌点地,同时刀把随臂起于前侧,刀把稍超于胸高,以右脚掌蹬地,腾空跃起,右手掌击拍右脚面的同时与右脚落地,成右弓步,掌心向上托,掌指向左,目视左方。(图2、3)
2.右手掌向左,向右下落时,左手持刀向右甩袍,提腿刀把甩于右侧,右手扶于刀柄,左手再向前落步,随即向左甩袍,右脚向左脚并步,右手向前平推掌;掌心朝左,目视左方。(图4)
3.左脚跟稍外撇,以右手掌向腋下内旋掌与刀把平直向右推出,右指尖朝上扶于刀柄,成右弓步,目视右方。右手扶于刀把,从前向上,向下顺抓刀把旋绕一圈上右步,右手旋至左侧胸部以弓步直前刺出,左手臂向后伸直,掌心向左,目视刀尖。(图5、6)
要点:
1.腾空拍脚与右脚落地,及上托掌,动作连贯一致,起跳要灵敏,拍脚要响亮干脆有力。
2.向左右甩袍与推掌,头向左转与动作一致。
3.刀把(首)旋绕以右手扶于刀盘先向上,向前,向下,右手抓刀把,顺抓把要快,成右弓步刺刀要快。
击法:
(1)敌用右手击我胸部或臂部,我即用刀拨采其臂用右脚踢其裆部,右手击其面部。
(2)敌用右脚踢我下身,我即提膝闪躲,我随即以右手击其左腿。
(3)我用右手推其胸部将敌推开。敌用枪或刀来刺我胸部,我顺势闪躲用腕力拨开,用左手掌推刀首刺其胸腹。(待续)
(聂秀山传授海溢整理)
下期:传统武术刀法——戚派合战刀(二)
1,俞大猷的《剑经》讲的是棍术,为何不取名《棍经》【会武堂】
2,南少林条子棍术动作说明(四)
来源:会武堂
编辑:中教服务网(q910q910)
转载请注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中所选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西北军的大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