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4月21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在一片石展开激战,战斗进行到第二天,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逐渐暴露出败绩,李自成起义军胜利在望。不甘失败的吴三桂投降多尔衮,随后关宁铁骑与八旗军合兵一处夹击农民起义军,主将受伤,农民起义军被迫撤退。
从此以后,农民起义军一蹶不振,李自成起义军开始了逃亡之路。1645年5月,李自成战死,明末农民起义进入尾声。从李自成1629年参加起义军,到1645年战死,前后16年里,李自成也有多次败绩,甚至被逼走投无路,但是李自成起义军都挺立了过来,但是一片石战役之后,李自成起义军为何一蹶不振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资料图片)
01/关宁铁骑和八旗军是组织性极强的军队,同以往明军大不相同,农民起义军在组织上不如八旗军和关宁铁骑
一对一的战斗,谁的力量强,谁就占据优势。一百人和一百个人对阵,这就必须要有组织性,单凭力气是没有用的。这也就是田忌赛马的故事由来,弱者有组织的对抗无秩序的强者,弱者未必没有机会。这一点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与关宁铁骑和八旗军的对阵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先来说说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是在明朝在女真的逼迫下成立的,以往的战斗中,大明军队一直处于守势。大明王朝每年都要耗费巨资来修建辽东的碉堡工程,这个工程是无底洞,朝廷每年增加的"辽响"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极大的消耗了大明的国力。在这种形势下,大明王朝的崇祯采纳了袁崇焕"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组建了关宁铁骑。
且看下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吧!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领着百战精兵来到宁远城下,三声号炮响起,数万八旗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直向宁远城下冲去。然而,就在皇太极稳操胜券,自以为一举可以替父亲努尔哈赤报仇雪恨的时候,突然杀出几万人的马队,顿时战争形势逆转,八旗军顿时血流成河,战后,皇太极听到了如雷贯耳的"关宁铁骑"的名字,这是关宁铁骑的首秀,一战成名。
转眼到了崇祯二年,皇太极以疲敌为主要目的,就是在长途奔袭中拖垮关宁铁骑,把战线拉到了北京城下。就在皇太极自以为歼灭关宁铁骑的时候,不料,9000关宁铁骑竟然杀退了几万人的八旗军。
我们再来看袁崇焕的战前动员,我们的身后是什么。士兵回答,是北京,是皇帝。 袁崇焕说,还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如果不想让他们落到鞑靼兵手里,成为他们的奴隶,我们应该怎么办。士兵挥动手中的刀枪大声喊,杀死他们!杀死他们!
03/农民起义军享受了几天的享乐的日子,再也过不惯苦日子,军队的战斗力必然是大不如从前,加上起义军缺乏读书人的支持
人都是这样,过苦日子过惯了,可以享乐一下。但是一旦过了几天好日子,再过好日子就难了。所以就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农民起义军也是如此。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的42天里,刚开始还是能保持本色,但是没过几天就不行了,到处抢掠,士兵不思进取,文武大臣忙着盖房子找女人,可谓是文恬武嬉。
当一片石战役逆转的时候,农民起义军再也没有往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了。同时,由于李自成称帝以后,开始骄傲自满起来,没有以前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那种平等的胸怀,对那些喜欢劝谏的将领开始不满,尤其是疑心加重,处死了重要的谋士李岩。除此之外,由于起义军在北京的行为,使得起义军失去士绅的支持。
04/兵败如山倒,一旦农民起义的败势已经显露,那就没有悬念的走向衰落
一片石战役以后,尽管农民起义军损失惨重,但是实力还是有的,要不然农民起义军余部不会坚持那么久。这就在于李自成本人先是孤注一掷的找吴三桂决战,暂且不说决战的时机对不对,自己御驾亲征本身就很成问题。所以一旦失败以后,李自成就慌了,所以一路南撤,一直没有找到稳固的后方支援基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