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三国的朋友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三国并不是同一个时期。曹丕于220年称帝,刘备221年随之称帝,孙权却在229年才称帝,足足迟到了8年。
(相关资料图)
要论实力,东吴并不弱于蜀汉,262年蜀汉有疆域106万平方公里,263年人口400万,前后没有太大的波动。东吴在280年有疆域145万平方公里,同年人口550万,比蜀汉强。
于是自然而然的产生一个疑问,孙权为何晚了这么多年呢?原因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是个资格问题。
咱们先来说一说曹丕和刘备为什么能称帝。
曹丕称帝,是因为汉献帝禅位于他。别管汉献帝是不是自愿禅位,反正有这个流程,曹丕的帝位就有了来路,说得清楚。
举个例子,柔弱的小刘走在路上,被霸道的小曹持刀抢走了钱包。就算有人怀疑小刘的钱包被小曹抢了,但在小刘不敢说话的情况下,小曹就合理地拥有了这个钱包的使用权,可以拿这个钱包里的钱去买东西,别人不可能不卖给他。
刘备称帝的理由就更充分了,他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献帝承认的皇叔。换言之,他是有继承权的,假如天下太平不起变故,汉献帝一脉绝嗣,排在前面血缘更近的皇亲宗室也死光光了,刘备就能光明正大的继承帝位。
而在乱世中,刘表、刘璋死后,刘备就成了最有权势的宗室。汉献帝虽然有儿子,但普通老百姓只认识两位刘姓人,一位是汉献帝,另一位就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刘备。
汉献帝一死,刘备接位顺理成章,没有人会为此感到诧异。有朋友可能觉得不太对劲,刘备称帝的时候,汉献帝不是还没死吗?
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刘备硬说汉献帝已经驾崩,那咱们就当他是真的不知道汉献帝还活着吧,虽然这不太可能。
曹丕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逼迫汉献帝禅位,登基后对汉献帝极为大方,封他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内遵循汉礼,采用汉制,当着小范围的天子,还表示天下的好东西,他们可以一起享受。
这样的"仁善"之举,正想笼络民心的曹丕不可能不大肆宣扬,哪怕蜀汉离曹魏都城许昌有点远,这么重大的信息也不可能传错,除非故意。
但是,倒也不必过多指责刘备。
于公,无论汉献帝是死是活,从他禅位于曹丕那一刻起,汉朝就灭亡了,刘备要是想延续汉之国统,就必须称帝;于私,刘备要是不称帝,身份上就和曹丕不对等,不利于之后讨伐曹魏、壮大自身,深谙权术的刘备不会在这一点上输给曹丕。
可以说只要曹家有人称帝,刘备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也称帝,否则就等着被曹家划为叛党,号召天下人共击之。
接下来聊一聊孙权为什么不立刻称帝。
乱世中的英雄豪杰,就没有不想当皇帝的,孙权也不例外,但他先天条件不足。孙家祖上没人当过皇帝,也没有哪个皇帝禅位给他,他本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品德、才华或名望。
他要是突然称帝,天下人得问一句,你凭什么?孙权肯定答不上来。
就凭占据东吴之地吗?这个理由可说不过去,当时割据一方的诸侯还有很多,是不是人人都能称帝?皇帝没这么不值钱。
孙权固然可以不管舆论,想称帝就称帝。但是,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袁术。
197年,从孙权之父孙坚手中得到了传国玉玺的袁术在寿春称帝,立刻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然后就被诸侯们打死了。
为啥大家都要打他?原因之一是当时汉室还存在,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他没有资格。
袁家四世三公,一朝称帝都遭受这样的下场,孙家就更不用说了。孙坚当年还是袁术的附庸,根基比袁家浅得多。
而且当时那种形势,也容不得孙权称帝。
因争夺荆州,孙权和刘备的联盟破裂了,襄樊之战中孙权就投了曹魏,曹丕称帝后,孙权遣使请求成为曹魏的藩属,曹丕封他为吴王。同一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两家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