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随国,随国说,“我没有得罪你,凭什么打我?”,楚国回答:“我是蛮夷,不讲武德。”
春秋初年,周王室式微,诸侯争霸,在中原地区打的不可开交,位处南方地区的楚国也想掺和一脚,于是向附近的随国发起了进攻。
【资料图】
随国有些懵,因为在这个时代,大家发动战争是要讲究利益和规则的,必须要师出有名,攻打别的国家是需要理由的。
然而楚国不按规则出牌,随国啥也没干,莫名其妙的就被打上了门,随国人很无辜的问楚国:“我们国家没有得罪楚国,你们有什么理由来攻打随国?”
楚国颇为无赖的回答:“我们地处蛮夷之地,都是野蛮人,打仗不讲武德的,想打就打了。”
要知道,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有很多,没有理由去攻打别的国家,是非常不礼貌的一件事。
有的看官可能会疑问了,打仗就是打仗,怎么还要讲礼貌,这不科学啊。
可是春秋时期偏偏就是这么的不科学,《左传》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宋国发生内乱时,公子城和将军华豹在战场上相遇,华豹率先张弓,向公子城射出一箭,但是却偏离了位置,没有射中。
华豹继续搭箭,想要彻底射杀公子城,公子城却鄙夷的大喊:“你已经射了我一箭,现在轮到我射你了,如今你不讲礼仪,想要直接射出第二箭,岂不是太卑鄙了!”
华豹听到后,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当时的战场上打仗讲究个公平,我打你一拳,你再打我一拳,有来有往的,于是他就老老实实的放下弓箭,等待公子城射箭,结果却被一箭射死了。
后来的史书上极力的称赞华豹,用生命维护了“士”的尊严。
在当时,尊严是比生命重要的。
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中,还有一条,见到国君必须行礼,并且不可以攻击,不论是自己国家的国君,还是敌国国君。
在公元前575年的一场战争中,晋国的一名大夫在战场上三次遇到楚王,都恭恭敬敬地下车行礼,楚王非常感动,在战场上派遣自己的使者,前往敌国驻地,去对这个晋国大夫进行慰问,还送给了他一把弓。
晋国大夫见到楚王使臣,连忙摘下头盔行礼,说道:“您的外国臣子,正在奉自己国家的命令,攻打贵国,承蒙楚王厚爱,派遣使臣前来慰问,我实在是愧不敢当。”
并且在战场上还有规定,见到重伤的敌人不可将其杀害。
最有趣的是,在一次晋楚两国的交战中,晋国军队被楚军打败,晋军慌忙逃跑,由于交战的地方附近多有河流,晋军的战车陷进了泥泞的水坑里,不能前进。
楚国军队也很有意思,不但没有加紧追赶,反而站在一旁出谋划策,帮助敌人把战车拉出来。
战车拉出泥坑之后,晋军继续逃跑,双方才又开始了你追我赶,过程里两边还时时互怼。
楚军嘲笑晋军太废物,逃跑的时候竟然能被泥坑陷住;晋军那边则是一边逃跑一边怼道:我们可不像你们楚国人熟悉逃跑的路线。
这种事情放到现在,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即使有,也会被认为荒诞至极,可在春秋时期,却是真实的存在。
细究这些规矩礼仪,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那时候的战争,主要不是为了争输赢,各国之间发起战争都是为了维护秩序,或者维护自己的面子,没必要拼个你死我活。
而且这个时期大家还有一个“共主”,那就是周天子,周天子分封了这些诸侯,相当于他们的爸爸,而诸侯国之间关系等同于亲兄弟。
若是战场上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岂不是兄弟相残,骨肉分离?
他们的战争,优雅而高贵,实实在在的诠释了“义战”的涵义,进入战国后,礼仪崩坏,诸侯忙着兼并土地,涉及到国家利益,开始了血战模式。
从此,春秋义战,成为了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