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最新资讯:村上春树:因父亲是侵华日军,拒绝生育断绝后代,一生不吃中国菜

2022-11-02 21:44:34
A+ A-

“对中国菜的抵触并不是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反感,反而是对中国怀有兴趣!”

“只是我的出生实在没脸去吃!”


【资料图】

1994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到日本访问,为了接待他,工作人员举办了盛大的宴会。

但是村上春树却拒绝了工作人员的好意,从背包里拿出自己携带的罐头,吃了起来。

在村上春树的人生中,他从来没吃过中国菜,甚至路过中国餐馆,都会觉得心里犯恶心。

“事实上也差不多吃了所有东西,而唯独中华料理无论如何都绝对不成!”

村上春树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尝试中国料理的?

在日本长大的他,又为何说出“实在没脸去吃”这样的话?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堪称日本作家中一股“清流”的村上春树。

1949年,村上春树出生于日本京都伏见区。

父亲村上千秋是日语老师,母亲是家庭主妇。

和很多男孩一样,从小,村上春树便非常崇拜自己的父亲,将他视为自己生命的英雄。

而父亲也十分宠爱村上春树,无论他怎样调皮,都不会出手打他,甚至连辱骂也很少发生。

虽然在村上春树的眼中,父亲的形象十分高大,但他偶尔,也会露出不为人知的柔软一面。

在村上春树小时候,他经常看到父亲一个人在院子里,露出悲伤的神情,一个人诵经念佛。

每次,村上春树便会拉着父亲的胳膊,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对此,父亲的回应永远只有一句话。

“我在为战争中失去的战友,以及逝去的中国人祈祷!”

之后,无论村上春树再如何询问,父亲都不会再多说一句话。

12岁开始,村上春树开始接触欧美文学,之后的时光里,他整日与文学为伴。

也为他之后走上写作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村上春树之所以会走上写作的道路,跟自己的父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这也是他最为痛苦的且感到无奈的一点。

得知父亲曾经参加过侵华战争,村上春树表现出无比的绝望。

他甚至在跟朋友来往的信件中,如此写道。

“我不知道我是否该停下手中的笔,我写出来的字是否肮脏不堪?”

一段时间里,他将自己封闭在图书馆,不断查询资料,寻找父亲当年在军队的蛛丝马迹。

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村上春树发现,父亲曾经隶属于辎重部队。

这让他长舒一口气,在村上春树看来,辎重部队不必参加战斗,父亲未必是刽子手。

但事实上,为了维系粮食供应,辎重部队调遣大量民众,前往中国战场。

这时的辎重部队的士兵经常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食物日渐供应不足。

辎重部队也不再是单纯的后勤补给部队,他们开始沿途劫掠百姓、破坏农田。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的累累罪行,不比上战场的日军少多少。

查询的资料越多,村上春树内心便越绝望,他最不想看到的真相,还是呈现在了他面前。

除了筹集军粮外,村上春树父亲所在的部队,还身负处置战俘的工作。

这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击在村上春树心头。

“我的父亲是否动手行刑已经不重要,其实他只是列队观摩的一员,也是我无法接受的!”

从这之后,他开始在小说中揭露当年父亲的所作所为。

这导致他和父亲之间,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因为这条鸿沟的存在,让村上春树至今都无法和父亲和解,甚至影响到了他的生活。

村上春树本来有个快乐的童年,但在父亲告诉他当年的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变。

父亲对他很好,好到根本看不出来,他曾经是侵华日军中的一员。

但在得知真相后,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一个刽子手,和和蔼可亲的父亲重叠。

这导致他与父亲之间,产生了相当严重的隔阂感。

他也知道,父母对他很好,但越是如此,他心中就越是悲痛。

一方面,他觉得对不起父亲,纵使他有万般不对,但毕竟赋予自己生命,并陪伴自己左右。

另一方面,他又实在无法接受,父亲曾经是刽子手的事实。

他夹在两者之间,仿佛在火上烤。

那种痛苦的感觉,让村上春树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寒而栗。

为了减轻心中的罪恶感,他不停惩罚自己,以最卑微的态度,去对待这个世界。

村上春树结婚时间很早,1971年,他就在读大学期间,和同学高桥阳子结婚。

婚后,两个人住在阳子父母家中。

村上一边靠岳父接济,一边在爵士乐酒吧拼命打工赚钱,甚至为此休学一年。

直到1972年两个人毕业,开始经营一家爵士乐酒吧,经济情况才得到好转。

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两个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但即使到了今天,村上春树已经73岁,依旧没有后代,至于原因,他在采访时曾经说过。

1984年,村上春树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我不能有孩子……我就是没有我父母那一代人的信心,他们认为战后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

在他心里,父亲的经历,是他永远迈不过去的坎。

虽然父亲对他很好,但村上春树还是觉得受到了伤害,时至今日,这些伤害依旧历历在目。

因此,他对自己身上流着父亲的血而感到羞耻,他不确定要不要把身上的血继续流传下去。

这就是他至今都不愿意留后代的原因所在。

1984年前,村上春树虽然在小说里大量描绘过中国人,但他从来没来过中国。

因为他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1984年,村上春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访问结束后,工作人员宴请村上春树,却没想到直接被他拒绝了。

“我对中华料理有不可治愈的过敏症!”

说完,便拿出随身携带的日本罐头吃了起来。

事实上,村上春树并不是对中华料理过敏。

他拒绝吃中华料理的原因,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魔。

中国菜使他想起隐藏在内心深处不愿意提及的记忆,从而产生了生理上的排斥。

小时候父亲对他的讲述,以及他查阅的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日本的罪行。

这让他产生自己生来便带有“原罪”的想法。

就像《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在偷吃禁果后,产生了“原罪”。

而村上春树的“原罪”,便是生在侵华日军之家。

虽然村上春树一直在为父亲的罪行反思,但字里行间,依旧没有跳出日本人的局限性。

他的反思,并非站在中国人是受害者的角度。

而是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他将一切罪行,全部怪罪到体制上,有时候,甚至还会为自己的父亲开脱。

2019年,在自己的随笔《弃猫》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过是无数滴,落向宽阔大地的雨滴中,寂寂无名的一滴。”

“一粒雨滴有它自己的历史,有将这历史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我们不应忘记。”

“即使它会被轻易吞没,失去个体的轮廓,被某一个整体取代,从而逐渐消失。”

“不,应该说,正因为它会被某一个体取代,从而逐渐消失,我们才更应铭记。”

前两句,可以理解成不能忘记父亲犯下的累累罪行。

但话锋一转,后两句却表示父亲也是受害者。

因为他被时代的浪潮裹挟,做坏事是身不由己。

由此可见,自始至终,村上春树都站在一个人,或者一个日本人的角度,去看待当年的事。

甚至在无意识中,替自己的父亲开脱。

在小说中,村上春树描绘了很多父亲在部队时的悲惨遭遇。

吃不饱饭、破衣烂衫、长官的苛责,言辞中,将父亲塑造得十分可怜。

对于日军在中国的累累罪行,随笔只停留在承认阶段。

至于做了哪些错事,文章中只字未提。

这种暧昧的认错方式,在村上春树更早的作品中,同样有所体现。

1995年,村上春树发表了历史小说《发条鸟年代记》。

小说中,他借着间宫中尉之口,将战争的责任归于发起者身上,统治日本的天皇。

而战场上的士兵,则是天皇操纵下的傀儡。

在村上春树看来,父亲就是一具被天皇操纵的傀儡,参加战争,并非他的本意。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村上春树,其实是一位非常令人纠结的作家。

一方面,因为父亲的过往,令他陷入深深自责中,甚至用拒绝留后的方式惩罚自己。

另一方面,为减轻自己和父亲身上的罪责,他又将所有责任,全部归到当权者身上。

这种暧昧不清的方式,看似承认了当年犯下的累累罪行,其实不过是在自我感动罢了。

1970年“华沙之跪”,让德国彻底摆脱二战的阴影,得以抬头挺胸,大步向前发展。

而如今,小日子还在犹豫,到底应不应该承认当年的罪责。

这种暧昧的态度,就跟村上春树的小说一样。

如果不将血淋淋的伤疤彻底揭开,两者之间的隔阂,将永远不可能消除。

早晚有一天,有人要为这道伤疤,承受无法承受之痛。

责任编辑:bH_03305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