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我国建造的“福建号”航空母舰下水后,为其量身打造的歼35隐身舰载机研发进度也明显提速,先是前几天搭载“龙勃透镜”的歼35原型机进行了飞行测试,近日网络上又出现了第三架歼35原型机的高清图片。歼35挂载“龙伯透镜”飞行测试,说明其整个研发已经处于后期阶段,而第三架原型机亮相则带来了更多惊喜。
首先就是锯齿状发动机喷口。实际上歼35第一架原型机使用的就是锯齿状喷口的国产新型发动机,分析人士认为这款发动机正是WS-19!不过此前出现在网络上的图片都太过模糊,而第三架歼35原型机的高清图片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这款国产新型中推的魅力。锯齿状喷口的作用当然就是进行红外遮挡,提高战斗机尾部的隐身能力,我国歼20战斗机最早使用的是AL-31发动机,中间换成了国产WS-10B,直到后期改进型号才换上了锯齿状发动机,相比之下歼35可谓是一步到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次是这架歼35原型机除了在机头部位装有传统式针状空速管外,还在雷达罩后方的机头侧面装上了隐藏式空速管。隐藏式空速管可以避免机鼻空速管对雷达的干扰,我国歼10C、歼16、歼20等都采用隐藏式空速管。歼35试飞之初用的是传统空速管,原因是传统空速管具有测量自然静压的精度高的特点,适合原型机来做测试工作,但歼35量产型必定会换上隐藏式空速管。此次歼35第三架原型机装上隐藏式空速管,成为其整体测试接近收尾的又一个证明。
第三个方面是第三架歼35原型机不仅采用与空军现役机型相同的低可视涂装,并且在驾驶舱下方机头两侧以及垂尾上都涂上了空军徽章,而且徽章也是低可视设计,从涂装来看,这架歼35的原型机与空军现役机型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歼35隐身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在对包括相控阵雷达在内的航电系统进行最后测试后,或将开始量产服役。
我国歼20战斗机整整建造了9架原型机用于飞行测试,为何歼35仅仅出现了三架原型机后测试工作就完成了大部分呢?这是因为歼35是基于我国沈飞FC-31的改进型,而且从FC-31改进到歼35并不是直接改进的,FC-31本身也出现了三个版本,一个比一个更接近目前的歼35,也就是说歼35很多的测试项目在FC-31那里已经有了成熟可靠的数据,虽然后来的歼35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测试,到因为有了FC-31打下的基础,其整个测试环节自然会更快,也就无需那么多的原型机。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歼35战斗机早于“福建号”航空母舰服役是必然的,歼35这种“提前服役”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舰载机本身以及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先在地面模拟训练中心进行高强度的舰载机起降模拟训练,舰载机以及飞行员都测试合格后才会上舰。若歼35早于“福建号”服役,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在地面训练中心完成训练和测试,这样等“福建号”服役后可以直接搭载歼35,避免出现“舰等机”的现象。
第二个好处是,歼35服役后可以先在“山东舰”和“辽宁舰”上面进行测试甚至是装备!滑跃起飞舰载机未经过改进无法采用弹射起飞方式,但弹射舰载机只要动力没问题,可以采用滑跃起飞方式。歼35战斗机搭载两台WS-19航空发动机,其推力相加可达20吨以上,已经超过了F35搭载的单台F-135发动机,因此弹射起飞设计的歼35,完全可以从“山东舰”和“辽宁舰”的甲板上滑跃起飞。
从具体的需求角度来看,歼15固然是一款优秀的重型舰载机,但歼15是一款三代机,不具备隐身能力,面对F35这样的隐身战斗机时比较吃力,而我国周边包括F35C以及可以在两栖攻击舰上垂直起飞的F35B数量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山东舰”和“辽宁舰”未来若只搭载歼15显然比较吃亏,因此歼35列装后可以生产一部分装备于“山东舰”和“辽宁舰”,每艘航母至少装备10架歼35,歼35主要负责制空作战,歼15负责携带反舰导弹进行对海打击,这种搭配模式可以发挥出两款舰载机各自的优势。
这种三代机和四代机同时上舰的装备模式同样适用于“福建号”航空母舰,这也是歼15发展弹射型歼15T的原因。整体来看,歼35早于“福建号”服役,有利于海军舰载机部队提前熟悉、掌握这款舰载机的性能特点,也有利于“福建号”航空母舰服役后快速形成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