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03航母“福建”舰下水之后,人们关心的话题开始从航母逐渐转移到了隐身舰载机。面对未来的海上较量,国产隐身舰载机也呼之欲出。近日,一张携带龙伯透镜的歼-35战机照片引起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按照国际惯例,隐身飞机试飞如果搭载了龙伯透镜,说明它已经进入了试飞工作的后期阶段,未来几年内便有望正式亮相。其实对于长期关注新闻和军事信息的网友来说,歼-35并不是一款新飞机,早在10年前的2012年,有一款被称为FC-31的战机首飞时,就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FC-31首飞的前一年,歼-20成功首飞,引起了全球瞩目,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研制出隐身战机的国家。虽然歼-20风头很盛,但FC-31引起的关注度一点都不比歼-20差多少。当时FC-31战机出现在高速公路上,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粽子机”。当时有不少人认为,歼-20和FC-31很有可能会前后脚完成试飞,最终一起加入空军服役。然而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当歼-20亮相珠海航展引起万众瞩目的时候,关于FC-31的消息却越来越少。
当时有说法称,FC-31这款飞机实际上是沈飞自己推出的一款装备,研发资金都由沈飞自己解决,无论是在经费上,还是在技术的成熟度上,都没办法和歼-20相比。因此FC-31只能缓慢发展,未来能否获得军方的认可是个巨大问号。该说法是否属实,现在也难有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从FC-31战机在2012年首飞以来,在之后长达9年的时间内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少人甚至都认为沈飞已经放弃了FC-31,第二款隐身战机可能还得要成飞出手解决。
2022年,在FC-31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歼-35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照片虽然十分模糊,但该有的细节全都有,一方面飞机是灰色的,暗示了该机可能已经进入了正式试飞阶段,更重要的是飞机下方挂了龙伯透镜,和歼-20使用的透镜完全一致。龙伯透镜是一种椭球型的折射透镜,这种设备的作用是把入射特定波长电磁波全部沿着来的方向反射回去。隐身战机为了隐身普遍会吸收电磁波,或者把电磁波反射到其它方向,因此龙伯透镜实际上就是一种“信号放大器”,故意放大飞行器的反射信号。
直径只有0.3米的龙伯透镜可以伪装出一架重型战略轰炸机的雷达反射信号。因此这种透镜有两个用处,一是当战术诱饵,欺骗对方,让对方以为有大型机队来袭,导致防空导弹过度反应,暴露位置。二是安装在隐身飞机腹部,故意放大隐身飞机信号,让敌人和间谍难以判断该飞机的真实隐身能力,只能去猜测。
从近期公布的绿色涂装歼-35战机的相关图片来看,该机和最初的FC-31相比差别很大,但总体上还能看到FC-31的基本框架。歼-35采用了DSI进气道,和歼-10C一样,这可以有效地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而且歼-35的隐身涂层明显和之前的歼-20不一样,这很可能是新一代吸波涂层。再加上歼-35战机平滑的机身腹部,以及标准的隐身飞机外观,几乎可以判定,该机的隐身能力不可小觑。
从FC-31到歼-35,这十多年来,这款飞机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直到现在才修成正果?其实,从2012年10月至今,FC-31陆续出现过3个版本,一个比一个改动大。由此可见沈飞在这款飞机上付出了巨大努力,相比于过去吸收借鉴苏-27技术,另起炉灶自己研发明显难多了。因此沈飞需要更多的时间,毕竟他们不像成飞那样,有歼-10系列作为基础,具备自主研发设计新机型的能力,歼-35经历了太多,这也让人想起了当年的歼-10A。
歼-35之所以经历如此长的研发时间,主要有两个方面决定。第一个方面是舰载机的特殊性,和陆地机场起飞战机不同,舰载机必须具备短距起降能力。沈飞虽然积累了歼-15的相关经验,但隐身舰载机和苏式非隐身舰载机有很大区别,既要把大量设备集成到机身内,同时还要让它满足舰载机的苛刻要求,这十分不易。
第二个方面是歼-35必须小巧,且便于后勤维护。它不能像歼-20那样又长又重,它必须设计得尽量小一些,但同时还要应对激烈的海上作战环境,因此歼-35的设计难度会很大。而且为了提高实战能力,歼-35要尽量简化后勤维护难度,使其能适应海上高盐度高湿度的环境,减轻后勤的负担。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歼-35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打磨,如果该机能在2025年完成试飞工作,届时将和“福建舰”一起出海,前所未有地削弱美国海军的霸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