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大厅三楼,重症监护室门前有一条长长的走廊。重症患儿在监护室接受治疗,家长们徘徊在走廊上,焦心等待,他们只能在规定时段入内探视。
这条走廊,见证过很多转危为安幸运儿的奇迹,也聆听过一些家长心碎的痛哭声。前段时间,一个突患重病的孩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虽经极力抢救,还是不幸离世。孩子父亲悲痛欲绝,晕厥在地。
(资料图片)
对于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来说,这一幕并不陌生,也促使大家思考:“在生命已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如果孩子能在一个相对温馨的环境中,与父母好好见最后一面,和世界有尊严地道别,对于孩子和家属来说,至少可以感到宽慰。在成为天上的星星之前,应该让孩子看一眼最后的彩虹。”
基于此,一间与重症监护室相连的儿童关怀室日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落成,这也是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加油宝贝——儿童生命关怀公益项目”的重要内容。
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理事长觉醒法师表示,探究生从何来、死亦何往的生死智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珍惜每一次机会,好好说再见
闵行区万源路上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接待过不少茫然无措的重症患儿家属。
通常,医生与患儿家长的谈话总是在接待室进行。部分临终患儿与父母的告别,也往往在监护室的病床旁仓促进行。
而在重症监护室内,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弥留患儿,看到的是白色的天花板、听到的是此起彼伏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
■重症监护室走廊
大概在两个月前,一位母亲独自带着罹患重症的儿子,怀着极高的医疗期待从外地赶来看病。然而医疗也有它的有限性。患儿最终离世,母亲彻底崩溃,放声痛哭,甚至出现了暂时失能的状态。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