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登读书·镜子
灯灯说:
(资料图)
真正的爱,是和孩子共情,而不是说教。
近日,网上一则“爸爸假装被烫伤吓唬孩子”的视频,获得了4万多网友的赞同。
(图片来源于抖音@周周好物,侵删)
视频里的孩子打开火炉盖,试图把手伸进去,爸爸去阻止,孩子反而变本加厉,不停地打开盖子。
灵机一动的爸爸,把手指涂上口红,表情痛苦,假装被火炉烫伤,孩子吓得直往后退,再也不动火炉盖了。
这位爸爸通过“体验感”让孩子感受到危险,然后知难而退。
孩子好奇心重,难免调皮:触碰电、火等有安全隐患的物品;把手往门缝里塞;随手捡地上的东西往嘴里放等行为屡屡发生。
每天,家长都会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提醒一遍又一遍,急坏了自己,孩子却从不记得。
其实,不是我们说得不够多,而是我们没有用对方法。
教育孩子,感同身受,比说教更管用。
教育孩子
最好的方式是“共情”
卢梭在《爱弥儿》里反复提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他指出,世上最没有用处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的感动。
好的教育靠的不是口头上的说教,而是让对方切身的理解。
昨天在闺蜜家,她抱怨说儿子不听话,她每次都强压怒火讲道理,却没效果。
正吐槽着,熊孩子在屋里跑得满头大汗,闺蜜看见,他又没喝水,桌上的温水已经放凉了。
闺蜜气不打一处来:“妈妈不是给你说过很多次了?要喝水,多喝水,这样对身体好,你就是记不住。”
孩子并不“买账”,继续疯跑。
眼看闺蜜就要发火,我赶紧对孩子说:“宝贝,阿姨先问你个问题,你有没有因为不喝水导致难受?”
孩子安静下来:“有,上次开运动会,我一天没喝水,第二天嘴里长了溃疡,好疼。”
我接着说:“所以,妈妈让你喝水,就是怕你上火生病难受呀。”
孩子走过来,痛快接受了我的建议,乖乖喝了两大口。
看着闺蜜惊讶的表情,我说:“你总是讲大道理,孩子当然不听了。”
通过回忆身体上“病痛”,刺中孩子的感受,明白“不喝水”的危害,然后主动去改掉坏习惯。
隔靴搔痒式的唠叨,只会被当作耳旁风,唯有身体上的“体验”,才能让孩子重视并谨记。
网上有个故事,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上学,爸爸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制止女儿的行为。
他直接套上同款超短裤,在女儿面前秀起了身材,看见女儿哈哈大笑,他趁热打铁说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女儿不改变主意,自己就穿着超短裤去接她放学。
最终,女儿笑着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父亲讲大道理去要求女儿,不但不能让她信服,更会导致她心生叛逆。
很多人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却没有意识到,真正无效的是自己的教育方法。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共情孩子的感受,是给孩子最好的“大道理”。
行动上的感同身受
有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网上有个爸爸,9岁大的儿子认为写作业辛苦,爸爸就带他去捡垃圾,让他体验捡垃圾的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孩子拿着垃圾袋,一路下来,苦得直掉眼泪。
爸爸对孩子说:
“做每一个事情都会遇到困难,但是你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那什么事也干不了。”
不尝,不知盐有多咸,不做,不知捡垃圾有多难。
模拟体验,学会让孩子切身感受他人的感受,才能理解别人的做法。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专访中谈到,她遇到一个妈妈,因孩子上网,妈妈迫不得已,在校门口贴上了悬赏通缉命令:
谁能帮她孩子戒除网瘾,她就赏10000元钱。
据了解,这个妈妈是跑出租车的,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
最后李玫瑾给到的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出车,让孩子亲眼目睹妈妈的辛苦。
孩子只知道学习不容易,却不知道父母更不容易。
让孩子了解大人的烦恼,感受大人的辛苦,明白生活的不易,从而懂得珍惜学习和理解父母。
就像约瑟夫•坎贝尔说:
“一道光芒闪过,我们的现实生活崩塌。
这时你才意识到,你和他人实为一体。”
当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时,才会真正朝着好的方向去改变和进步。
读懂孩子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邻居家女儿把兔子的耳朵绑在一起逗乐。
妈妈说教无果后,扯了一下女儿的耳朵:“我扯住你的耳朵你疼吗?“
女儿连连叫苦:“疼......”
妈妈趁机共情:“所以呀,你绑着兔子的耳朵,它们也会疼的。”
女儿连忙道歉,知道自己做错了。
你看,妈妈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孩子铭记于心,甚至以后都不会再欺负其他小动物了。
聪明的父母懂得在教育孩子上花心思,想要孩子获得改变,不妨参考以下三点:
1、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需求。
作家阿黛尔·法伯说:想要帮助孩子,就要面对他们的感受。
想要让孩子做出改变,就要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直面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放学回家,把书包扔在地上,不写作业,反而坐在客厅玩起了乐高。
妈妈说:“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孩子生气地回答:“不想写作业,我要玩儿乐高。”
妈妈回答:“不想写作业,要玩儿乐高,原来是这样呀,你今天看起来好像有点不开心。”(重复孩子说过的话,说出孩子的情绪。)
孩子低头沉默。
妈妈抚摸孩子的头:“这周你在学校感觉像是在笼子里一样被困很不舒服是这样的吗?”(用画面的形式跟孩子反馈出孩子目前的感受。)
孩子委屈地点点头,扑向妈妈的怀里。
你看,简单的几句对话,妈妈就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体会孩子的感受,了解行为背后的初衷,给到足够的关心和尊重,才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
2、放手让孩子“错”,让他承担后果。
6岁的儿子开关冰箱总是很暴力,尽管妈妈说过很多次,让他慢一点,都记不住。
今天,妈妈把冰箱门上最下面一层放满了鸡蛋,等儿子去冰箱里拿酸奶喝时,由于开门太重,冰箱门上的鸡蛋掉了下来,打碎了。
儿子吓坏了:“妈妈,鸡蛋摔破了。”
妈妈没有训他,而是让他找纸巾把鸡蛋液擦干净。
儿子边处理鸡蛋液,边主动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关冰箱门一定小心,这个鸡蛋液太难清理了。”
自己错一次,比妈妈说百次都管用。
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故意”让孩子犯错,并让他承担后果,他才能懂得吸取教训,有错改之。
3、陪孩子“演戏”,正向引导孩子。
当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采取自然后果。
如果有些事情风险很大或会影响到他人的权利时,家长就可以采用模拟体验,从而正向的引导孩子。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爸爸佯装被烫伤避免孩子摸火炉事件,就是很好的案例。
类似,孩子在大街上随意追逐,翻越栏杆,摇晃家里的穿衣镜等危险行为;
家长都可以通过播放危险视频案例,或者陪孩子做游戏的方式,在孩子面前自编自演一次安全事故。
让孩子看见被车撞,被摔伤,被穿衣镜砸伤等的后果,让他害怕并得到警示。(注意:考虑孩子年纪且在接受范围内演示。)
通过模拟体验,正向地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写在最后
没有人能够靠盯着,就让孩子远离伤害,也没有人凭强迫,就能让孩子做出改变。
唯有父母学会共情,给到孩子支持和理解,孩子才会拥有自我保护和成长的力量。
作者|镜子
主编|阿医
排版|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