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社会

焦点观察:美国氯乙烯泄露事件后,我才知道有这么多“通情达理”的网友

2023-02-14 20:44:50
A+ A-

01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辆载有10万加仑氯乙烯的火车在俄亥俄州eastpalestine小镇附近脱轨,造成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


(资料图)

有网友拍摄下了一张自己乘坐飞机飞过事发地的照片,即便是高空中也能看到黑烟,足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

如果只是一般的列车脱轨倒还没那么让人害怕,但偏偏这次的氯乙烯具有强烈致癌性。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1类致癌物,长期吸入可能引起脑癌、肺癌等一些疾病。

我国规定,只要在存储氯乙烯的工厂工作,是可以提前退休。

在事件发生之后,小镇居民表示自己能闻到剧烈的刺鼻气味,还有农场主说自己家的鸟啊、鱼啊,反正动物大量死亡。

反正推上的美国人都挺担心。

俄亥俄州危险材料专家西尔·卡吉亚诺对媒体表示,此次事故相当于是“用化学物质毁了一个小镇。当官员们很快就告诉人们可以回家时,我感到很惊讶。”

卡吉亚诺还称,在5到20年后,当地人中可能会出现大批癌症患者。他敦促居民们进行体检,记录他们目前的健康状况,以防化学品泄漏可能造成的影响。

所以才有国外网友表示: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生态灾难之一。

02

经过几天抢险之后,美方救援人员选择了把氯乙烯点燃的方案。这让不少人非常恐惧,觉得美国做了最坏的应对,简直就像是“世界末日”。

因为氯乙烯燃烧后其中一个副产物就是光气Phosgene,曾被用作化学武器,有强刺激性。

还有很多人担心的产生二噁英,据说它是“世纪毒王”,光听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

我查了下论文相关论文,比如在杨建建,周永信,苏建等.含氯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及抑制措施[J]中提到:含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都有可能出二噁英。

另外,根据京都大学平岗教授1990年的研究表明,二恶英会由多种发生源产生:

但也有观点认为,从单体燃烧氯乙烯能产生出二恶英这么复杂的结构其实不太容易。

他们认为抛开剂量谈毒性本身就不客观。

目前的情况只能说产生“毒王”的几率不一定为零。但美国政府的处理方式未免也太简单粗暴了。

之前我国的河北张家口也发生过泄露事件,当时新华社的科普是:

根据《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记载的内容,比较妥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我查了下,这说的是2月8日,在当地政府就此事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名记者在直播时被警方粗暴地逮捕,警方称这名记者擅闯发布会现场,该名记者被关押5小时后才被释放。

明明都这么严重了,政府还告诉大家:一切都好。

不禁让人感觉是《辛普森一家》的剧情照进现实:

04

不过在我们这,舆论则完全不一样。

一个给美国华人看的中文媒体说这事很严重,第一条评论居然说自己就住在50英里以外,一点感觉都没有。

还有人说这事根本就不严重,所以各国媒体也就不报道。

“也就简中在炒作”

“不上热搜不代表没有报道”

还有人解释说,这记者不按规定来,当然会被抓。

最绝的还是:不能广泛讨论是因为怕引起恐慌。

讲道理,这次泄露很严重,但也确实没有一些流言里说得那么严重。至少不太可能影响到千里之外的我们。

不得不说,这两天才知道原来中文互联网上有这么多通情达理的人。

有的为政府解释为什么要抓记者。

有的解释为什么就是不上热搜。

有的解释为啥飘过来的气球比化学品重要。

如此“理性”和“客观”,感觉一个个都在争夺感动全美2023年度人物评选名额。

也难怪有博主感叹:太感人了,网友们在一次次被带节奏中终于长大了。

几千公里外的人确实不用过度恐慌,氯乙烯并没有长期的环境毒性,也不会让那地方“100年不能住人”。但对离这么近,短期内持续吸入的人,危害还是很大的。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我估计朋友圈刷屏的是:

又在用美国飘来的气球转移视线了,头条不应该是化学品泄露吗?”

“还看春晚(超级碗)呢?同胞在吸入毒气,你们在看春晚?”

于是乎,这么一件事。

亲美的人往死里说它不严重,说风一吹就没了。

而反美的人则往死里说它严重,恨不得说因为这事人类要灭绝了。

反过来,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

上面两类人就要掉个头了。

两方都觉得自己是良心,而且都会来骂我。

说来说去,还是只有站队啊。

面对突发事件不要带节奏,要保持理性客观。

这是对的,也是我们一直在呼吁的。

但以前每次我们呼吁的时候,某些博主可是迫不及待认为都是阴谋,恨不得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谣言和阴谋论可以说得天花乱坠,本来就比真相更有优势传播。

这事情短期无解,因为大多数人是盲目的。

但长期来看,如果每个人都能冷静一点,合理质疑,不要被人带节奏。

说到底,我们想要的到底是真的真相,还是符合我们想象的真相?

责任编辑:bH_024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