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特颁布一条法令,背后竟藏着他的一段辛酸往事
1368年,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之后,在应天府称帝,宣布国号为大明,并在当年的秋天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朱元璋登基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他颁布的各种法令中有一条比较有意思:读书人不愿意为君王所用,即是死罪。其实这背后藏着一件朱元璋的心酸往事,而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是刘基。
刘基是元朝至顺年间的进士,做过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但他对做官并不很感兴趣,动不动就不干了。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博通经史,其他的书也读得很多,精通天文地理,被人家看成是诸葛孔明一类的人物。
元末,方国珍起兵,而后屡降屡叛。方国珍攻击浙江沿海州那,刘基被召入元帅府任都事。但不久就因反对招安方国珍,被朝廷以擅行威福的罪名,送到绍兴“羁管”。这大概跟停职反省差不多。那时,到处都出现了“山寇”,地方上深受其害。于是,行省再度起用刘基去剿捕。因为有功,经略史李国风上奏朝廷,建议重用。但朝中执政仍以刘基曾经“擅行威福”为由,故意压制他,不让他管军事。
居官不能有所作为,刘基弃官回家乡青田,开始写作《郁离子》,讲解古今治乱。此时,方国珍还是叛降不定,许多人逃到青田投奔刘基。刘基将这些人稍作军事上的编制,用来守卫青田。
公元1355年,朱元璋攻下金华、括苍等地。他听说了刘基、宋廉等江南俊杰,就派了一个叫孙炎的人去请他们。刘基最初是不愿意出山的。当孙炎再次去请他时,他赠给孙炎一柄宝剑。孙炎就写了一首诗,意思是说宝剑应该献给天子,用来斩那些不顺命的人,自己作为臣子是不敢接受这样的赠予的。这些话显然很有威胁性,是朱元璋的意思。刘基不得已,只好从命出山。
虽然史书上对朱元璋请刘基出山的情形比较轻描淡写,但一定不比刘备三顾茅庐更轻松,在朱元璋看来,读书人不愿意为君王出力,而刘基当年对朱元璋的邀请没有积极响应,这个朱元璋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于是才有了“读书人不愿意为君王所用,即是死罪”的法令,他是不想再重蹈覆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