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环球今热点:3:0,秦国上演帽子戏法,赵、魏、韩终究没能重现晋国的辉煌!

2022-12-21 18:30:57
A+ A-


【资料图】

秦王政继位时,秦国西面已吞并了巴、蜀、汉中;南面越过宛城到达郢都,设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并且吞灭了二周,在其故地设置三川郡。嬴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公元前236年,秦国先后攻取赵国阏与(山西和顺)、河间(河北沧州下辖市)、安阳等地,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公元前234年,秦国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至此,秦国扫平天下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一、最后的补强,秦国灭韩【1:0】1、疲秦之计?其实是大礼包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始皇掀起了扫平六国的宏大战争。而这第一个目标,就是排在战国七雄末位的韩国。其实以这时候秦、韩两国的实力差距,基本上没有任何悬念。为了直观一点,请看图:秦、韩实力对比这样的实力对比和地理距离,对于韩国而言,“躺平”是不是最好的策略?就这局面,你韩惠王还能逆袭咋的?韩惠王:我觉得我还可以挽救一下~还别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当了万年配角的韩国在这局势日趋明朗的战国末期,硬生生为自己增添了一些戏份。公元前246年,韩惠王为了拖延秦国进攻的时间,使出一招“疲秦之计”---安排工程师郑国入秦,为秦国修建一条灌溉水渠,史称“郑国渠”。这条计策的初衷是让秦国在这项工程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没有精力来对付韩国。从道理上来看,韩惠王的打算没啥毛病。郑国渠这样的大型工程,即使是以秦国的国力也不能等闲视之。事实上,“疲秦之计”在短期内确实起到了效果。在郑国渠修建的大约十年时间内,秦国没有对韩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是从古至今,大型的水利工程,一旦完工,那效果只有八个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郑国渠几乎改变了整个关中的农业潜力,大量的盐碱地经过灌溉变成沃野。韩惠王的这招“疲秦之计”,却帮助秦国完成了最后的补强。正如郑国所言,修建郑国渠不过是帮韩国续几年命而已,可对于秦国、对于关中却是遗泽无穷。不仅仅是秦国,甚至后面的秦、汉都享受到了郑国渠的红利。《汉书·沟洫志》: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郑国渠后来郑国的身份曝光,并没有影响郑国渠的工程进度,嬴政依然让他安安心心地把水渠修完。不过由此却引出了另外一件事---“逐客令”。2、李斯登场---谏逐客书嬴政认为这些外来的客卿都心思各异,关键时刻靠不住,于是就打算将这些客卿全部赶出秦国。然后就是李斯一篇洋洋洒洒的《谏逐客书》,痛陈利弊,劝说嬴政收回成命。而李斯也因为这一篇雄文名声大噪,受到重用,逐步走上人生巅峰。但各位细想一下,会不会觉得“逐客令”这件事相对于秦始皇的段位而言,有些太low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能够和历代秦王组成黄金CP的,几乎都来自于六国。商鞅、张仪、范雎、魏冉、吕不韦等等。难道这些嬴政会不知道吗?如此欠缺考虑的命令,会出自“秦皇”之口吗?即使是幼年期的秦始皇,段位也不可能是青铜吧?况且楚、赵、魏、韩等国的外戚势力在秦国扎根一百多年,仅仅凭借一封“逐客令”又哪里能清除得干净?所以小步推测,“逐客令”更像是嬴政的一种试探和表态。一是清除吕不韦的残余势力。吕不韦担任秦国相邦期间,大肆招揽门客,麾下来自六国的奇人异士很多,这股力量不可小觑。在扳倒吕不韦之后,残留在秦国国内的这些门客自然让嬴政如芒在背,借着郑国这件事的契机,将他们驱逐出去。二是对秦国本土势力的表态和安抚。对于年少却有大志的嬴政来说,秦国本土产出的军事将领,才是将来扫平六国可以依靠的基本盘。嬴政弄这一出“逐客令”,就是向秦国本土大族发出一种信号:我嬴政真正信任的始终是秦国自己人,将来一定会重用你们的。由此看来,嬴政的“逐客令”并不是单纯的因为郑国事件引发的愤怒,更像是一场“秀”。至于说把六国客卿赶走会不会对秦国造成损失,其实并不用担心。从秦始皇在扫平六国时期的表现来看,只要是对他一统天下有利的建议,嬴政都会全盘接受。于是,李斯一抛出《谏逐客书》,嬴政就立即改弦更张,继续重用各国之人。如此表现,你敢说嬴政心里会没有一杆秤?李斯凭借《谏逐客书》崛起3、秦国灭韩郑国渠修成之后,秦国完成了最后的补强,接下来秦始皇就要启动秦国这台已经养精蓄锐多年的战争机器了。按照先清小怪再推塔的战略,秦国的第一个目标毫无悬念就是韩国。韩:我连个塔都算不上?公元前231年,嬴政派内史腾去接收了韩国在南阳的土地。之前韩国经过秦国多年的蚕食,基本上就剩下两片,南阳一片,颍川一片。现在好了,南阳已经姓了秦,韩王手中的产权证八成是保不住了。顺带说一句,内史腾这哥们不姓“内”,人家名字叫“腾”,姓啥不知道,担任的职务是内史,因此叫内史腾。内史腾:我谢谢你哈,还特意强调我不姓“内”转过年来,就是这个内史腾从南阳发兵,生擒韩王安,置颍川郡。韩国,凉。《秦始皇本纪》: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从历史上来看,内史腾这个人绝对不能算是征战四方的猛将,反而更像是个牧守一方的郡守。可就是这个武力值不超过70的人,带着一部偏师,就把韩国给搞定了。难度不要太低!总而言之,这第一个葫芦娃算是到了炼丹炉里面了。秦始皇:先收一个二、赵国苟延残喘【2:0】1、让秦国焦头烂额的李牧如果说秦国灭韩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那么嬴政的第二个目标赵国的攻略难度就两个字形容:难搞!按照我们的印象流,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一锤定音的大决战,赵国在这一战被白起打断了脊梁骨,从此再也构不成威胁。可实际过程并不是这样。在长平之战后的三十年中,赵国向天下展现了什么叫做血性和韧性,硬生生地从最艰难的时刻挺了过来。不仅国力有所恢复,而且拥有了战国四大名将中最后出场的一位---李牧。在李牧的运筹帷幄之下,赵国在“肥之战”、“番吾之战”接连重创秦国,损失在十万人以上。赵国的坚韧让嬴政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李牧也因为彪炳的战绩获得封号【武安君】,是的,和苏秦、白起一样的武安君。也不知道是不是获得这个封号需要献祭寿命?苏秦遇刺,白起自刎而亡,李牧也没能逃脱这个怪圈。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将李牧给“咔嚓”了。李牧:我也是封号斗罗!2、赵国仅剩下代郡李牧死,赵国亡!从公元前230年开始,赵国遭遇旱灾,原本就是短板的粮食生产更是雪上加霜。而财大气粗的秦国在灭韩之后,趁着赵国缺粮虚弱,马不停蹄地发起了灭赵之战。对待赵国可不能向对待韩国那样随意了,秦国派出了同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出征,而赵国则派出李牧抗衡。果然,能对抗封号斗罗的,只有封号斗罗。秦军北线穿越“太行八陉”的井陉,南线则从河内出兵,从南北两个大方向对赵国的邯郸形成战略夹击。而李牧则成了赵国最后的希望,坚守防线和秦军对峙。上文所说的离间计就发生在这时候,赵王自毁长城的举动让赵军士卒军心崩溃,这个时候又拿什么来阻挡秦国的王翦呢?公元前228年,王翦攻破邯郸。秦国从南北两个方向包围邯郸虽然赵国的公子嘉逃到北方的代郡,又将赵国的名号延续了几年,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灭。但随着邯郸的丢失,赵国绝大部分领土都被纳入秦国版图,代郡真的只能算是个象征意义。因此小步采用的版本是赵国亡于公元前228年。赵国,凉!第二个葫芦娃也进了炼丹炉。三、秦国攻魏,水淹大梁【3:0】1、坚固的大梁,魏国的底气所在当年“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如今已经走了俩,仅剩的魏国悲愤莫名:二弟、三弟,我会为你们报仇的!来吧,秦国,我魏国与你决一死战!魏国:喂喂,你别乱加台词啊,我可没那个意思~秦国和魏国这一场决战,双方的兵力对比大约是45万vs 45万,账面上看起来旗鼓相当,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魏国的国土分布在黄河两岸,由于赵国没能挺过公元前228年,所以秦国在灭赵之后,已经有条件从邯郸向魏国发起进攻。不过秦国却没有立即对魏国动手。在之后的公元前227-226年,大将王翦率领秦军向燕国发起猛攻,夺下了蓟城,将燕王赶去了辽东。从魏国的视角来看,秦国这几年的进攻重心放在了北方,先攻赵,再攻燕,进攻路线很清晰。作为弱势一方的魏国,很自然地会在黄河以北屯集重兵防御。屯了多少人呢?差不多40万。也就是说,魏国百分之九十的兵力都放在了黄河以北。魏国将重兵屯于北方防线这也太大意了吧?魏国的都城大梁可是在黄河以南,秦国完全有可能从其他方向进攻啊!并不怪魏国做出如此失衡的兵力部署,有两个原因:一是刚才说的,这几年王翦的主力一直在北方,魏国的注意力自然会被吸引过去。第二个原因,恐怕就是魏国对于都城大梁防御能力的自信了。当初“三家分晋”的时候,魏国的都城是在河东的安邑。后来由于魏国将战略重心放在中原地区的扩张上,都城就从安邑迁到了大梁。搬家之后,地方是宽敞了,可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大梁地处中原,四周无险可守,容易遭受攻击。怎么办?也好办!既然没有天然的地理优势,那就提升大梁的城池防御。于是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魏国对大梁的城墙和防御工事不断进行完善和加固,使得大梁的防御能力越来越惊人。而且为了防备秦国进攻,魏国早早地在大梁城内囤积了海量的粮食,仓库和百姓家里都储备了能吃很长时间的食物,足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守城战。在古代战争中,硬碰硬地进行攻城战其实是下下策,进攻一方就算最后拿下城池,士卒伤亡和资源消耗都会是天文数字。所以我们会在影视剧中看到无数智取城池的故事,有的围三缺一、有的调虎离山、有的里应外合、有的围点打援。总之一句话,但凡能智取,就绝不强攻。像大梁这种级别的重城,城高墙厚,人口兵源众多,物资储备充足,几乎不存在任何短板。想要正面攻破这样的防御,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魏国根本不惧秦国进攻大梁。而这一点,就是魏国敢于将绝大部分兵力放在黄河以北的底气所在。大梁城防御力惊人2、王贲攻侧翼,水淹大梁秦国在北方的主力由王翦统率,在灭了赵国之后,王翦带着人一路向东北方向挺近,拿下了燕国的蓟城,燕王拖家带口逃往辽东。这在战国时期,基本上已经到了世界边缘了。之后,王翦没有穷追猛打,而是带着主力南下,做出一副进攻魏国的态势。而魏国当然也要在黄河以北摆开阵势,阻挡秦军南下。如果王翦直接南下和魏军杠上,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类似于长平之战的局面:双方几十万大军对峙,黄河以南的大梁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单说粮食储备,魏国绝对比当年长平的赵国能耗。而且不同于长平之战秦、赵单挑的局面,这次战场如果放在华北平原,那么北方代郡的赵王嘉,在辽东的燕王,还有东边的齐国会不会对秦军围攻,这都是未知的风险。所以这一次秦国选择了更有技巧的战术,由王翦的儿子王贲带人从南线迂回,迅速将大梁城周边的魏国城池拿下,随后将大梁团团围住。此时大梁城内的魏军有多少人呢?5万。围城的秦军有多少人呢?20多万。攻防人数比超过4:1,这一仗可以打!原本总人数差不多的秦、魏两军,被王贲这一招“釜底抽薪”打破了均衡。秦军分出一部分兵力,借助黄河天险,将魏军主力牵制在了黄河以北。而在大梁城的局部区域,秦军形成了绝对优势。王贲:大家好,我爸叫王翦剩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能够拿下大梁城,魏国基本上就凉凉。到时候在黄河以北的魏军失去后勤补给,将变成无根浮萍,自然不足为虑。可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城高墙厚的大梁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拿下的。城中有5万守军,还有充足的粮草储备,这样的城池用膝盖去想也知道必定是块硬骨头。果不其然,纵横天下的秦军一头撞在了大梁城的铜墙铁壁之上。激烈的攻城战打了一个多月,秦军毫无进展,士卒损失惨重。消息传回咸阳,哪怕嬴政再自信,也知道仗不能这样打下去了。再这么硬拼,就算拿下大梁城,秦军也要去掉半条命,到时候拿头去和齐国、楚国打?值得庆幸的是,之前有一位纵横家名叫苏代,是我们熟悉的苏秦的弟弟,他曾经提出过一个战术建议。苏代认为大梁城所处的地势较低,北面挨着黄河,魏国后来又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鸿沟。这些水系一方面提供了天然的防御,另一方面也让大梁城的交通运输更加便利。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如果敌人使用水攻,那大梁城能不能顶得住呢?这个战术设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验证,或者说没有人有能力去验证,所以一直停留在纸面上。而对于志在扫平六国的嬴政来说,苏代的这一设想当然早就被收录进秦国的数据库。现在秦军被挡在大梁城下,嬴政打算实施水攻之策。《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史书写得很明白,一个“河”,一个“沟”,是指黄河与鸿沟。王贲来个“水漫金山”,引黄河之水将大梁给淹了。坚固的大梁城墙当然不会水一泡就倒,但也做不到防水密封,水还是可以流进去的。所以大梁城内到处都是“海景房”。水淹大梁“水淹大梁”真正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对城墙的伤害,而是针对大梁城里的物资和人员。城墙短时间内不怕水,可粮食受了潮,又能存放几天呢?存储的粮食再多,发霉了又怎么吃呢?房子里面都是水,又如何生火做饭呢?人长时间泡在水里,会不会生病呢?又会不会传染呢?用一句专业一点的话来概括,“水淹大梁”之策削弱了大梁的战争潜力。将原本可以坚持几年的魏国都城,削弱到只能坚持几个月了。三个月之后,大梁城破,魏国,凉。至此,赵、魏、韩的“三晋”家族被秦国整整齐齐打包送走。

责任编辑:bH_0335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