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崇祯,本有机会可以南迁,但是却因为崇祯刚愎自用且不愿承担责任的性格弱点而被放弃,这也最终导致了崇祯煤山自缢的结局。
崇祯十七年(1644年),面对正在向北京不断逼近的李自成大军,崇祯皇帝本有两次主动南迁的机会,无一例外的是均被崇祯皇帝所放弃。
第一次是在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的时候,此时李自成大军还没有打过黄河,大臣李明睿劝谏崇祯皇帝尽快南迁。
(相关资料图)
根据李明睿的安排,崇祯皇帝假借前往山东拜祭孔子为名,离开北京达到山东,再由史可法带领南方的军对接应崇祯已完成南迁,同时他还提议不经过廷议,不走户部费用,由崇祯自己出钱。
此时的崇祯一方面不想出钱,可能也是真的没有钱出不起,另一方面也不想由自己提出离京,而是由大臣们全体劝谏,这样自己不会背上"逃跑"的骂名。但是朝臣们却一致要求崇祯要"君王死社稷",面对如此形势崇祯皇帝值得将责任推卸给李明睿,同时放弃了这次南迁的想法。
第二次是李自成已经打到了保定,由李建泰向崇祯皇帝提出迁都南京建议。
此时的李建泰正在率领着崇祯皇帝砸锅卖铁拼凑出来的最后军队在保定抵御李自成的进攻,然而李建泰也知道现在是根本无法抵抗大顺农民军,于是李建泰在被俘前向崇祯皇帝上疏说:
"贼势大,不可敌矣。愿奉皇太子南去。"
李建泰的意思是,崇祯皇帝可以"君王死社稷",但是可以把太子和其他皇子们送到南京,保存皇族的血脉。
最终的结果是,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太子等诸皇子皆为李自成所获,正统明朝就此灭亡。
更加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力劝崇祯南迁的李明睿、李建泰选择了投降,而极力阻止崇祯南迁的光时亨等人也纷纷投降,也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是为文臣所误,才有了崇祯皇帝临终前的那句感慨。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然而,这一切只能怪崇祯自己的刚愎自用,怪以及的性格多疑,还有那份不愿承担责任,这才是导致崇祯最终悲剧的主要原因所在。
崇祯皇帝南迁,对他以及对当时的整个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首先,在南京有着一整套独立而又完善行政体系,使得国家的管制可以无缝对接。
实际上,明朝名义上的首都一直都是南京。为此,明成祖朱棣在迁都北京的同时,保留了南京的所有国家行政部门,并且北京有的衙门和职务,南京这面也都有。所以即便是崇祯皇帝甩掉那些让他恨之入骨的文臣,独自一人前往南京,也能迅速建立统治,原因就在于有一套"备份"的官员系统可以供他使用。
其次,此时的北方已经是糜烂不堪,对于当时的崇祯而言,只是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