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皇帝这一称号是由秦始皇创立的,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前,一国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而这些诸侯王都有一个共同的君主,那便是周天子。不过由于周天子的实力越来越弱,各国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各诸侯王开始不听从周天子的指挥了,甚至要取而代之!
这些尊号在当时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在各国内部,王位的传承沿用着嫡长子制。不过有些国家的王位传承看的是现任国君的喜好,哪个孩子更讨他喜欢,便可能设立这位孩子为王位继承者。而对于王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能当却不想当的谦让派和夺取王位的进取派!
对于能当却不想当的谦让派,周太王的大儿子吴太伯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按照帝位的传承制度,身为长子的吴太伯完全可以就任周王的位子,不过周太王更喜欢二儿子季历。除了季历本身的贤能之外,季历还有一个好儿子,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仔细分析,周文王便是周太王的孙子。而吴太伯却毫无争夺王位之心,甚至为了不让父亲周太王为难,不惜“玷污"自己!
吴太伯带着弟弟仲雍远离了周国的封地,跑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学习蛮人断发纹身的方式,坚定的表明了自己绝不当王的态度。因为”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有所损伤“的思想,断发纹身的行为破坏了王对”礼“的要求,自然没有资格当周天子了,而这样一来,周太王便顺理成章的立二儿子季历为天子。除了谦让派,进取派的做法便显得有些不择手段了。
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光为了当上国君,竟然雇凶杀死自己的国君。事先蓄养了勇士专诸的公子光利用吴国战乱的时机,设立宴席请吴王僚吃饭,而僚也知道这其中隐藏的杀机,一路上都有所戒备和防范,甚至是公子光的家里也全都是吴王僚的亲信。除了这样,上菜的仆人要脱光了衣服检查,防止有人夹带凶器。可惜!最后公子光还是成功了。
公子光假装崴脚,把匕首放在鱼肚子里,勇士专诸上菜时突然暴起,一刀杀死了吴王僚,而自己当场也被卫兵杀死。这下公子光成为了最后的受益者,勇士专诸的当场死亡令事情的真相死无对证。于是,公子光成为了吴国的最高统治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吴王阖闾。
历史不可能重新再来,无法证明到底谁更适合做王,但走到王位上的路却不尽相同。不能说吴太伯就不适合作天子,也不能说公子光不能作吴王。事实上从个人角度上说,无论是吴太伯的谦让派,还是公子光的进取派,这两人的选择都是对的。
吴太伯对王位没有企图心,而一旦让他当上天子,他自己也不一定会觉得的快乐。而公子光对吴王的位子有着强烈企图心,他当上了吴王,反而把吴国治理的更加强大。他们都使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满足,那为什么后世却赞扬吴太伯而贬低公子光呢?
平心而论,谁当上了皇帝都不希望有想公子光这样的人在身边,都希望别人有吴太伯这样的美德,不和自己争皇位。所以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会大力宣传吴太伯这样的典型,久而久之,形成了成功夺取皇位的人名声都不好这一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