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辽东是一个在当时与后世都备受争议的地方。当地人在明清战争中的表现,让同时代的明朝官员痛心,也让后世的明粉皇汉们气的跳脚。
因为那些有战斗力的辽东汉军,都是站在满洲一边服役的。而留在明朝阵营的辽东军户,则在战斗中表现差劲,丝毫不如从内地调派的南方士兵。
曾经略辽东的名臣熊廷弼这么吐槽过与他同时代的辽东汉人:丈夫被鞑子杀死,妇人没有半滴眼泪。但要是丈夫被官府征兵带走,就会而痛哭流涕。
(相关资料图)
或许文人出身的熊经略用词略有夸张,但这种情况也很好地体现了辽东本地人对明朝官府的厌恶。这种憎恨甚至超过了可能随时来对杀戮他们的满洲人。为了解决这个让士大夫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熊廷弼拍脑袋给出了自圆其说的答案:汉人移民和当地土著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导致生活习惯与文化认同接近,反而对同种同文的关内人排斥无比。
古人的眼光难免流于表象,却也道出了部分真相。辽东汉人和满洲人的确存在互相影响的现象。
明朝在设置辽东的各卫所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行政机构布置。当时在法理上,辽东地区的司法、行政全部是由海对面的山东省管理。这种隔海相望的情况,难免造成信息传播的滞后。再加上东北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让必须严格进行务农生产的军户,生活困苦。
这让辽东的军户成为了虽有军事份地,却还要依赖朝廷提供生活物资的尴尬群体。由于明朝军政结构的典型性低效,朝廷的接济往往很难被落实到基层。很多汉人军户借着管理上的漏洞,纷纷逃往明朝的辖区之外,形成了独立的村寨。为了生存,他们就必须通过与女真人贸易获得生活物资。
也是因为辽东地区气候寒冷,当时的粮食生产只能确保每年种植一季。汉人流民根本无法像关内人那样纯粹靠农业过活。学习女真人的狩猎、采集和捕鱼技术,就是必要的生存技能。久而久之,这些汉人的定居点就逐步变得和女真人的城寨类似。但熊廷弼再不喜欢他们,也得承认他们是明朝最好的骑兵兵源。能用来对付满洲的,基本就是这些朝廷最不待见的编外汉人。
但在此背景下,这类人也有了很多不同于编户齐民同胞的特质。先辈遭遇的缘故使他们特别厌恶权威的压迫,对于依然喜欢指手画脚的文官士大夫有抵触情绪。读管了孔孟圣贤书的士大夫,也鄙视这类人没有太强的家国情怀。
哪怕是被明朝的将领招募为精锐侍从,也只是对发给工资的将领个人忠诚。一旦将领决定投奔满清,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剃发。丝毫没有一点正统体制内成员的心理负担,不需要在改换门庭前表演的死去活来、扭扭捏捏。
明朝空养百万兵 还需要从编外人员中招募骑兵
如果继续留在明朝的辽东军政体系内,这类人就会感觉时刻被束手束脚。但加入清军,甚至被抬籍编入八旗军后,就感觉如鱼得水。这也是此类人在明清两支军队中,表现迥异的重要原因。前一刻的绵羊老油条,完全可能在瞬间就完成病猫到老虎的蜕变。
随着满清势力在辽东地区的扩张,越来越多的辽东汉人成为了清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人甚至在入关前,就已经完全融入了八旗体系。至于那些没有逃出辽东卫所体系的人,即便加入了清军也难以获得如此高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