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阿德(右二)和DNA的小伙伴一同享受美好时光受访者 供图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湖州2月9日电(施紫楠 姚玲利)年后从老家重庆赶回浙江安吉后,“数字游民”基地DNA(以下简称“DNA”)发起人之一阿德一直在安吉余村,忙着一个新“数字游民”基地的筹备工作。
阿德名叫翟国泓,是个经验丰富的媒体人。2021年,他第一次来到安吉溪龙乡,后来决定搬到这里,由此开启了一段奇妙之旅。
开了一家书店 种下社群的种子
2012年,阿德在云南大理开了一家书店,颇有名气。他说,这家不大的书店,既圆了儿时的梦想,也给了他全新的生活。
“开店前期,我在网上发起众筹,《帮助我在洱海边开一家书店,帮助你来把书取走》的帖子引来网友关注。”阿德说,短时间内便有数百人支持他的梦想,并寄来各类藏书。
DNA共享办公区 受访者 供图
阿德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喜好选书,得到了一批读者的喜爱;书店也如一个聚集地,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开沙龙、参加分享会。人来人往中,阿德结交了DNA的另一位发起人老许——一位在大理定居多年的旅行作家许崧。
2017年,阿德和老许来到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和泰国清迈,看到了当地“数字游民”群体边旅行边线上办公的模式,意识到自己早已在践行这种生活模式,是“数字游民”队伍中的一员。
“我们觉得,大理是个真正有社区的地方。那么是否可以复刻大理,在中国的某一处找到适合数字游民生活的新去处?”阿德和老许踏上寻觅之路。
建了一个社群 遇见有趣的人儿
2021年3月,负责安吉溪龙乡“白茶原”乡村振兴项目的开发商来到大理,找到阿德和老许。一番沟通加上实地考察后,双方就“到安吉建一个‘数字游民’基地”的想法一拍即合。
一间废弃的竹木工厂进行加工改造,按照“数字游民”需求设计各类功能区。大门口是一块可以打篮球的空地,一旁的建筑墙上张贴着标语——“全世界有趣的人联合起来”。
阿德介绍,安吉“数字游民”的建设,基于一个理念:“在一起‘数字游民’们是彼此的盔甲,共容,共融,能拥有个体无法企及的强大力量。”
DNA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宿,六人间每周每间收费180元,双人间每周每间收费430元。一旦符合“住满7天”的要求,有意向者都可以报名。
2021年12月,DNA开始内测,阿德和老许忐忑地推出了第一条推文。浙江杭州来的艺术家,上海来的策展人,湖北来的自由译员,广州来的公益创新团队……很快,大家从四面八方集聚到这个小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