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快播报】太监墓发现1行字,颠覆了我们已知历史,打破西方学者不屑的质疑

2023-03-06 18:52:34
A+ A-

在明朝,有一位名人,他的名字为郑和,本来是云南人,姓马,后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被称为三宝太监。他虽然是一位太监,但是他却做了名垂青史的大事儿--出海下西洋。这样的行为在今天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可是轰动世界的大事儿,郑和的这一举动,在世界航海史上,虽然不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

郑和的这次壮举,在我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有几个"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古代航行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出此之外,郑和当时乘坐的宝船,也堪称15世纪中叶"最大"的船只,号称木质的"航母"。

《明史稿》记载:"和等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中容数百人。"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称号",引发了中西的争议。在西方人看来,如此巨大的"宝船",以当时的科学技术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面对我国专家提供的史料,西方学者提出了比较不屑的质疑,他们认为,虽然有史料记载,但是没有相关文物出土,并不足信。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国专家也有一些语塞,比较单靠史料的文字记载,郑和的船到底有多大,确实无法确定下来。

就在此事没有结论的时候,一个古墓出现在考古专家的面前,这座古墓的主人也是一位太监,他的名字叫做洪保。

洪保,云南人,也是皇帝的赐名,他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郑和下西洋时候的随员,他的墓葬出现,让我国考古专家很兴奋,毕竟在这个墓葬中,或许就藏着关于郑和与宝船的秘密。

随着洪保墓的发掘,发现已经有了严重的盗墓痕迹,专家立刻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工作,虽然没有什么重要文物出土,好在洪保墓中的墓志铭保存完好,其上的一行字,也让考古专家兴奋,因为其上的记载与郑和下西洋有着紧密的关联。

"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洪保墓志铭节选

从墓志铭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

第一,洪保在朱棣登基那一年,就被委任为"副使"。这是一个下西洋船队的副使,也就是说,在朱棣登基第一年的时候,就已经第一次派遣船队下西洋了,既然洪保是副史,那么他的领导是谁呢?

《敕封天后志》记载:"永乐元年,差太监郑和等往暹罗国(今天的泰国)"

原来,在永乐元年的时候,郑和就去过了泰国,也就是说,当时下西洋船队的副手是洪保,一把手正是郑和。而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次记载是永乐三年,也就是说,洪保的墓志铭,颠覆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比我们知道的更早,他下西洋的次数也不是7次,而是8次以上。

第二,洪保当时乘坐的船很巨大。对于船的大小,记载为"五千料"。"五千料"到底是多大呢?根据复杂的估算,古代的"1料"大概相当于0.5吨,也就是说,洪保的座船是一艘2500吨级别的巨船。这样的吨位,打破了西方学者的质疑,他们声称15世纪最大的船为1416年英国制造的卡拉克船,排水量也仅仅有1400余吨而已。

责任编辑:bH_016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