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古代科举之路难于上青天,一不小心就几十年,如今的国考是真幸福
科举是隋唐以来官方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前后实行了1300年之久。这个选拔官员的制度,曾经长期影响着中华帝国时代文官队伍的建设风貌,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向,影响着帝国时代知识仕人对于生活道路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隋唐以后历朝历代的国运。
隋唐至宋,通过科举入仕者并不占官僚队伍中的多数。但自唐朝中期以后,这一制度在官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正因为如此,科举取仕就成为宋以后各朝代朝野内外关注的焦点。为了鼓励人们投身科举事业,宋真宗赵恒亲自作了《劝学文》,文中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栗。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金钱、美女、高官、厚禄、香车、宝马、名利等等,人生所欲,不过如此。既然科举制度能将其全部网罗其中,读书做官就成了唐宋以后所有有志之士孜孜以求的目标。
清入关以后,出于稳定政治局面、完善自身统治的需要,基本上继承了明朝各项重大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37中记载,清初,清政府十分重视制度对维护其政治统治的作用,“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禀膳,设学官、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使用”。
大清皇帝在这里说得明白,士人一中秀才,即视为跻身仕林,即可享受国家种种优厚的待遇。如果中了进土,即可成为国家官员,从此,宝车锦衣,荣华富贵,前程灿烂。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将广大民众牢牢笼络其中,稍有条件的家庭,无不倾全家之财力,支持孩子投身到科举仕途之中。但是,漫漫科考之路,至如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晚清,科举名额有限,考中机会很少。按照政策规定,秀才大府20名,大州县15名,小县4名或5名。全国秀才名额在2.5万名左右,举人限额在1500名上下。自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批准各省增加生员名额起,至同治十年(1871年)停止,各府学考试中生员名额已增加了20%,从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25089人增加到30133人。乡试中录取举人全国限额保持在成丰元年(1851年)的1770人以下,光绪七年(1881年)下降到1254人,19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一度恢复到正常的1500人左右。按此限制,一个步入科举途程者,从熟背四书五经开始,童生考取秀才,秀才考取举人,举入考取进土,路上科举之路的每一级台阶都无不荆棘丛生,坎坷艰难。
举人与秀才限额的比例技规定大体是1/20,但是,具体到真实情况。添加历年的落榜者,20:1的比例就大打折扣,按大、中、小省,分别是80:1,60:1,50:1,淘汰率十分可观,参加会试殿试中进士,比例大致是30:1,40:1。这种选选拔考试都是三年一次,顺利通过三级考试,大体就要花费10年左右的时间,从童生到进士的考中机会大就是百分之几,越往上考,淘汰率就越高,要是在哪一级上蹉跎一下,一晃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
举人与秀才限额的比例技规定大体是1/20,但是,具体到真实情况。添加李念落榜者,20:1的比例就大打折扣,按大、中、小省,分别是80:1,60:1,50:1,淘汰率十分可观,参加会试殿试中进士,比例大致是30:1,40:1。这种造选拔考试都是三年一次,顺利通过三级考试,大体就要花费10年左右的时间,从童生到进士的考中机会大就是百分之几,越往上考,淘汰率就越高,要是在哪一级上蹉跎一下,一晃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
为了给大家更清晰的明白但是科考的难度,我们拿现在的国考做一个对比,国考的参考人数连年攀升,近十年国考的录取率不足2%,也就是说54个人之中才只有1个人被录取,但是国考每年都会有考试,即使今年考不好明年还可以继续考,而古代的科举就不一样了,如果你这回考不上,还要等三年,人生有多少个三年可以蹉跎呢,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确实不容易,如今的人还算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