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虚构了"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桥段,写得非常精彩,堪称整部三国中的神来之笔。
尽管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个故事是不存在的,但它对于研究整个三国时期的天下大势和智谋将略,仍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资料图片)
诸葛亮在明知关羽非常有可能会放走曹操的情况下,为何还敢让他把守这最为关键的华容道呢?
一、关于华容道的种种疑问
华容道不是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只是曹操败退之后可能会走的两条路之一,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因为一旦曹操逃走,途经华容道的可能性至少是50%,而且,通过诸葛亮对曹操性格的把握,他安排关羽在华容道燃起烟火,曹操就自己主动把这个可能性提高到100%了。
既然位置如此重要,诸葛亮为何不派遣张飞、赵云驻守此处,反而让可能会报曹操知遇之恩的关羽镇守呢?难道诸葛亮是有意放掉曹操,或要加害关羽吗?
另外,关羽乃刘备阵营第一勇将,诸葛亮不让他打头阵,对付刚从赤壁战场上败退下来的曹军,却让他充当收拾败军的第三道关卡,干最轻松的工作,这也让人匪夷所思。
这究竟是诸葛亮的阴谋,还是他的高明呢?
二、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的真因
按照常理,如果诸葛亮想抓住曹操,完全可以让关羽打头阵,张飞次之,心思缜密的赵云最后收尾。
但很显然,这并非诸葛亮想要的结果。他让关羽去守华容道,完全是其精心策划的局,而他要的是一石数鸟的战略目的。
1、放曹操是利长远的考虑
赤壁之战以后,天下三分的形势还没有立即形成:曹魏虽然惨败,但仍然是实力最强的一个;孙吴尽管取得大胜,可北进中原也很有难度;而最为弱小的刘备,就更不用谈问鼎中原了。
当时的北方,因为曹操的统一而逐渐走向了安定。但如果曹操一死,北方势必又再次陷入分裂状态,这对于刚刚恢复生机的北方必是沉重一击。而在这乱世中,能够火中取栗的,也必定不是实力弱小的刘备一方。
在华容道擒杀曹操或许不难,但却会让北方重新大乱,让孙吴或者其他人白捡了胜利果实,这是刘备和诸葛亮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2、用关羽是诸葛亮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