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专家”如何沦为“砖家”?为何他们一发声,百姓就要开骂?

2023-01-03 20:36:56
A+ A-

作为地球界的生命体,崇拜权威成了人的共性,专家恰恰扮演了这一角色。

从常人的角度出发,专家的学识水平高于芸芸众生,特别的在专业领域方面,别人只要稍稍做个点评,就有可能被诸位当作真理,殊不知道德标准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资料图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什么人干什么事儿,这和别人的道德又有什么关系?

“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初衷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专家想要为谁发声。

随便到街边采访一个人,对于“专家”的第一印象,负面言论绝对占到了大多数,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这群人身上几乎不复存在,但并不代表所有具备学识的专家都是如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许多人为此提出了内心期盼和道德劝诫,可看起来却是那般无力。

不管外界再怎么潜在要求,仍然会有“另类者”出现,这一少部分群体在金钱的诱惑下,丢掉最起码的学术良知和社会公德,成为别人手中的“获利代言人”。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专业性的问题出现在互联网,这也引来了一些专家们的回复。

不发声还好,这一发声就要开骂,心生厌恶乃至反感,后来更是被赋上了“砖家”的称号,中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过程?

罪魁祸首

谈及这番骂名,很大程度上归于公信力丧失,原因是少部分人唯利是图。

第一类人就是原本为专家的人,丧失了道德底线,只为个人利益的获取。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有很多,笔者在这里随便列举其一,比如上个世纪的“天才骗子”谢根荣,靠2万元得到了5个多亿的贷款支持。

谢根荣是北京一位商人,依靠聪明的头脑成立了啤酒厂,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脚步,看到市场红利后决定进军房地产行业,但巨大的资金投入让他有心无力,各种费用加起来要几亿元的运营成本,该从哪去弄这些钱?

自己没有想着走正道,他开始动起了“歪心思”,最后找到一位宝物编制人牛福忠,制作了一件假的“金缕玉衣”。

如何能让这件宝贝发挥到最大价值,牛福忠帮他联系了鉴宝界的五位大拿,其中包括中国文物界泰斗级人物史树青,还有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

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能做出具体描述,只不过在鉴定当天,几个人只是到现场看了看,随后就出具了一份证书,估值24个亿,每个人都签了字。

这是什么改变?不就是承认这个赝品是真的了吗?谢根荣要的正是这种结果。

随后他拿着证书到银行贷款,最后得到了5个多亿的贷款批复,毕竟这么有价值的宝物在担保,到时候如果还不上再卖不就行了吗?稳赚不赔的买卖谁不愿意?

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谢根荣的项目营收并不是很理想,骗局慢慢也浮出了水面。

谢根荣固然有错,但出于宝物认定书的专家,难道就没有半点责任吗?殊不知他们早已经忘了初心,只要有利可图,只要有钱可赚,其他的和自己好像并没有太大关系。

如此严肃的事情都能当儿戏,你还指望专家能有什么信任可言?

信任危机

有了信任危机,自然不会有信任之说,但还是无法阻挡这些“有心人”的出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还恰恰需要专家来进行建议。

如果在自己的擅长领域无可厚非,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这必然会成为大众眼中的笑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怕的就是以假乱真,这也有了“第二类人”的出现。

比如曾经电视机上的“广告名人”刘洪斌,今天是“北大专家”明天是“医术传人”,整天都是那句“做出了一个违背老祖宗的决定”,这期产品推销了之后转身又是另一个装扮。

他们为民所想吗?答案无需多言,所有的言行只为利益的获取。

很多年前,笔者一直以为专家就是“清流”,在专业领域谈看法,是社会进步的精英,没想到后来被人们和“败类”一词联系在一起,可想而知这离谱到了什么程度?

嘴巴一张黄金万两,道德上难道都不做任何参考?有些话说出来真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人们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才会听取你们的建议,没想到你们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威胁到大多数人的利益,罔顾事实随意发声,被人唾弃或许已经算是种认可了吧?

人有欲望的事实无可否认,关键咱得把握住底线,你们的形象很有可能代表着某个方向标,有些话说出来怎么就那般随意?

在退一万步去讲,如果你的家人都因听了你的话而成了受害者呢?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换位思考,绝非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华而不实莫名其妙,说实话确实有点令人作呕,这样的认可不知你们是否满意?“砖家”的名号果真名副其实。

笑侃人世间

绕来绕去绕不开的还是“钱”,看来学历和学术真的不等于人品。

“专家”也好“砖家”也罢,除了少部分的真知者外,大部分都是在以牺牲他人的方式为自己牟利罢了,久而久之这一原本权威的称号也不再权威,最终只会沦为众人“眼中的笑柄”。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人心难揣摩,猜透不容易。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最忌讳的就是盲目相信、人云亦云,在这个良莠不齐的专家群体中,筛选出对自己有利的建议和看法,等你真正擦亮眼睛的那一刻,所有虚伪都将烟消云散。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责任编辑:bH_02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