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是我国古代皇帝赐给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大臣们的九种礼器,这九种特赐用物在《礼记》中有记载,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如果哪个大臣被皇帝赐给这些东西,这个大臣的祖上都会冒青烟。
(相关资料图)
三国时期,有三人加九锡,还有两人拒绝加九锡,他们都是谁?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加九锡的三人:曹操、孙权、司马昭
第一个:曹操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以镇压黄巾军和讨伐董卓起家,在曹魏宗亲大将和寒族将领们的辅佐下,经过二三十年的打拼,他统一北方,成为东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公元212年,曹操效仿萧何,取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但是曹操还不满足,过了一年(213年),他逼迫汉献帝册封其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魏公国拥有冀州十郡,国都是邺城,同汉朝一样,也有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就是一个小朝廷。
第二个:孙权
孙权,他在继承父兄的基业后,招贤纳士,吸引了大批人才来投奔,于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在江东站稳了脚跟。但是孙权在公元129年背信弃义,和曹操前后夹击关羽,于临沮生擒关羽,夺取荆州(南郡)。此后,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兵东征,孙权为了自保,向魏文帝曹丕献上降书顺表,归顺曹魏。曹丕为笼络孙权,赐给孙权九锡,并册封孙权为吴王。
第三个:司马昭
司马昭,在父亲司马懿、兄长司马师的基础上,进一步架空曹魏皇帝,掌控曹魏朝政大权,他曾多次辞让九锡。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带兵返回洛阳,粉碎了魏帝的夺权计策,继承兄长司马师的大将军职位,公元256年六月,魏帝赐给司马昭加九锡,假斧钺,带剑穿履上殿,被司马昭推辞了。
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派出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伐蜀。由于各路伐蜀大军进展顺利,捷报频传,魏帝曹奂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这一次,司马昭没有推辞,而是欣然接受。
拒绝加九锡的两人:司马懿、诸葛亮
司马懿,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人,是曹魏四朝元老。曹芳继位的时候,年仅八岁,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辅政。曹爽是曹魏宗亲,为了排挤司马懿,于是将司马懿升为太傅,效仿西汉丞相萧何,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实际上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
司马懿经过养精蓄锐,于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三族,彻底掌控曹魏朝政大权。此时,司马懿有铲除奸佞曹爽的功劳,魏帝曹芳因此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推辞,曹芳又给司马懿加九锡,给了司马懿“朝会不拜”的特权,再次被司马懿辞让。司马懿架空了曹魏皇帝,心中有愧,感觉对不起曹操、曹丕,很可能无颜接受九锡之礼。
诸葛亮,是辅佐刘备打下荆州、益州、汉中,建立蜀汉基业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为了复兴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是在刘备死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治理蜀汉,抵御外敌,使蜀汉转危为安。正史上,诸葛亮和魏军的交战中屡战屡胜,司马懿龟缩在城中,不敢出战。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曾任命两个托孤大臣,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是益州本土势力的代表李严。但是诸葛亮是荆州派系代表,而蜀汉集团的高层大都是荆州派系,如蒋琬、费祎、马谡、魏延、黄忠等人都是荆州人。虽然刘备临终前,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但是诸葛亮的权力依旧远大于李严。
两个辅臣,一定会有争端,曹魏的司马懿和曹爽互为死敌,东吴的诸葛恪和孙峻刀兵相见,蜀汉也不例外,诸葛亮和李严不和。李严为了恭维诸葛亮,劝说诸葛亮应该受九锡,并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诸葛亮是一个聪明人,识破了李严的奸计,严词拒绝了李严的建议。如果诸葛亮听从李严的建议,加九锡,就变成曹操、司马懿这一类的奸臣了。
结语
三国时期,和九锡有关系的大臣一共有五个,其中三人接受九锡之礼,他们分别是曹操、孙权、司马昭,还有两人拒绝了加九锡,此二人是一对对手,分别是诸葛亮和司马懿。
《晋书》中记载,交州军阀士燮曾被曹操以东汉朝廷的名义加九锡,但是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相关记载,因此存疑。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魁哥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