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清晨,南云忠一、山本五十六制定的军事行动正式打响。
日本共派出6艘航空母舰,441架次飞机,还有各式各样微型潜艇,突然袭击驻扎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珍珠港事件。
(资料图片)
此战,美军阵亡2000多人,伤1500多人,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沉没,列华达号战列舰搁浅,日军约阵亡250余人。
但令美国值得庆幸的是,存储在珍珠港450万吨的重油,没有遭到日本人的空袭。还有三艘航空母舰,因不在港口而逃过一劫。
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轴心国的宣战声明。
可以这么说,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珍珠港事件也成为了二战中的转折点。
不过本篇文章的重点,是围绕当时美国最新型F4F战斗机(野猫)与日本零式战斗机(96式飞机)的较量。
在珍珠港事件中,美国太平洋舰队虽然接收了近100架F4F战斗机。但当日本人大举进攻时,F4F战斗机并没有正面对上零式战斗机。
F4F战斗机的初次亮相,是在1941年12月8日的威克岛战役中。
威克岛位于太平洋中部,也是美军重要的海上要塞。从1941年12月8日至1941年12月底,美国与日本在威克岛上发生了2~3次战斗。
战役初始,日本人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1941年12月10日,亨利·埃罗德上尉率领其他三名飞行员,用仅剩的四架F4F战斗机,携带了450公斤的炸弹,成功摧毁了日本“如月”号驱逐舰。
虽说威克岛战役,最终还是以日本舰队惨胜而告终。可F4F战斗机初战告捷,也让美国军方大为振奋。
一直以来,日本人所操纵的零式战斗机,打得同盟国抱头鼠窜,太平洋战争初期,完全称霸。就连美国、英国、苏联,一时之间,也对机敏迅捷的零式战斗机毫无办法。
包括在威克岛战役之后的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以及瓜岛战役中,F4F只要遇上零式战斗机,常常被对手咬住尾巴,空战胜率还是日本人占据上风。
但直到1943年左右,一位名叫约翰·萨奇的美国少校指挥官,发明了一种“萨奇剪”的战术,才逐渐拉低了F4F战斗机与零式战斗机之间的劣势。
正是从1943年开始,F4F在空战中渐渐占据上风,也为日后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何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能取得好成绩,在后期却不行了?
先简单介绍下,这两种战斗机的基本数据。零式战斗机它采用了14缸活塞发动机,动力为950匹。最大飞行速度为533公里每小时,能爬升到4200米的高度。可以携带两门20毫米炮,两挺7.7毫米机枪,携挂两枚60公斤的炸弹。
从性能数据来看,零式战斗机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轻型战斗机”。
反观美国人引以为傲的F4F战斗机,装备了一台普惠r1830-36冷式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惊人的1200匹。飞机上共装有4挺0.5英寸机枪,升级之后,F4F战斗机还能增加6挺同样口径的机枪,携挂两枚45公斤重的炸弹。
除了这些纸面数据之外,F4F战斗机的装甲和自封油箱非常完善。另外,F4F战斗机不光装载有座椅装甲,而且出厂时便配备了防风挡。普惠的冷式空冷发动机非常结实,飞机两翼的12.7毫米机枪火力迅猛,比零式战斗机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从数据来看,F4F战斗机是要明显优于零式战斗机。然而,在实际交战过程中,由于F4F战斗机发动机功率比零式战斗机大了约20%,两种战斗机的重量相差了超过60%。
简而言之,F4F战斗机总重量,比零式战斗机要多出了近一吨。所以在最大速度、盘旋速度、爬升率,还有航程方面,F4F全面落后于零式战斗机。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珊瑚岛,中途岛海战中,日本人发挥出了零式战斗机善于俯冲及其超强机动性的优势。
反观F4F战斗机,爬升速度缓慢,机动性不佳,空有6~8挺重火力机枪,却很难瞄准对手。零式战斗机就像是一头来无影去无踪的猎豹,F4F则像是一头皮糙肉厚,速度偏慢的大犀牛。
这时,前文所介绍的约翰·萨奇少校,发明出了一种名叫“萨奇剪”的空中战术。由于F4F战斗机皮糙肉厚,整个机身包括发动机结实耐打。
虽说速度偏慢,可只要F4F战斗机与零式战斗机进行贴身肉搏,美国人必定会占据上风。“萨奇剪”战术就是,美国人凭借强大的生产力保障,让两架F4F战斗机与零式战斗机进行战斗。
这两架F4F战斗机可以进行交叉飞行,互相掩护,从6点钟方向来回绕圈飞行,这样便能抵消零式战斗机超强的机动性优势。即使这两架F4F战斗机被零式战斗机击中,也无伤大雅。只要能对零式战斗机进行包围圈的封锁,那么击落它也就不在话下了。
所以“萨奇剪”的战术就是,以F4F战斗机结实和重火力优势,采取缩小包围圈的方法,以2对1,拿下零式战斗机。这套战术,也很好弥补了F4F战斗机机动性不足的先天劣势。
从珊瑚岛海战之后,美国空军包括海军就采用了这套战术方法,且一直沿用到今天。由于战术部署得当,零式战斗机在面对F4F战斗机时吃尽了苦头。
1943年之后,F6F、F4U进入美国现役装备,零式战斗机再也难以讨到任何便宜。
说到这里,同学们应该就清楚了,性能上更加先进的F4F战斗机,之所以在战役初始不敌零式战斗机,是因为这两种战斗机的重量还有机动性所导致。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驾校教练和我们反复强调“让速不让道”。所谓“让速不让道”就是我们驾驶汽车,正常行驶在道路的中央。
倘若遇上有其他车辆进行抢道、加塞,可以减速,但不能随意打方向。因为一旦随意打方向,会干扰到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容易造成单方事故。
可事实是,当人们驾驶汽车行驶时,如果遇上突发情况,第一反应便会是往左右猛打方向,这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美国人所驾驶的F4F战斗机,在战役初始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在天空中交战,和地面上完全不同,美国人肯定是想毫发无伤击落零式战斗机。可零式战斗机机动性要优于F4F战斗机,双方只能互相纠缠,这样美国人就落到了日本人的圈套中。
约翰·萨奇上校制定的这套战术,则是打破常规,不在乎本方有无被击落的可能性。以多胜少,反常规进行空战,便抵消了零式战斗机的优势。
零式战斗机之所以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好的成绩,更多的还是因为日军飞行员在太平洋战区的素质比较高。
美国当时虽然工业实力雄厚,但飞行员缺乏足够的经验,而且美军指挥官的教育上,也没有及时适应接受英德对抗过程中的能量战的理论。
所以这就形成了基于一战时的空战思维,主动驾驶战斗机寻找零式战斗机作战,这也就中了零式战斗机的下怀。
“萨奇剪”的空中战术为什么强调二打一?就是依靠美国强大的战斗机生产能力和生存能力进行作战。
所以综合来说,“萨奇剪”空中战术上的一换一,在战略上其实是有利于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