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每日讯息!卢绾功劳平平,为何被刘邦封为异姓王?

2023-02-05 13:43:08
A+ A-

刘邦手下的兄弟,无论是樊哙、周勃还是萧何,都属于功勋卓著的那种功臣,唯独有一人,他在整个打天下的过程当中没啥大功劳,却偏偏建立西汉之后,被刘邦封为异姓王,这个人就是刘邦在沛县的好兄弟卢绾。


(资料图片)

刘邦的功臣集团中,从来都不缺功勋卓著的将军,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被封王,反而是功劳平平的卢绾被封为燕王,坐拥军事重镇的燕地呢?

卢绾与刘邦情感深厚?

有一种观点认为,卢绾之所以被封为异姓王,是因为刘邦与卢绾的感情要比其他人深厚,所以刘邦信任卢绾,以示亲密。

这种观点也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卢绾与刘邦的关系,确实要比其他人更亲密一些。

根据《史记》的记载,"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卢绾与刘邦有先天的亲密优势,不仅二位是光腚娃娃,父亲关系特别好,而且还是同日生,就连庆贺的酒席都是两家一起办。

卢绾和刘邦二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一起,一直到建立西汉都没有分开,这种包含了纯粹友情,又包含了打天下的感情,要论与刘邦的亲密度,卢绾和他的关系,确实不是其他沛县人可比。

虽然卢绾与刘邦感情深厚不假,但是因此就断定刘邦是重感情才封卢绾为异姓王,并且让他镇守军事重镇燕地,那就太过荒谬了。

刘邦是什么人,为了自己逃命,曾经"常蹶两儿欲弃之"的人,试问一个连自己亲生儿女都能踹下马车的人,会因为重感情而做出重大决定吗?

在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因为害怕吕后掌权,甚至想废刘盈的太子之位,而立刘如意,在皇权与江山面前,刘邦做决定可从未顾及过吕雉与他生死相随的情分。

所以,卢绾被封异姓王,一定不是刘邦因为他们之间的情分做出的决定。

刘邦其实憋着坏呢

卢绾在整个封王事件中,都不过是刘邦的一枚棋子,刘邦从来都是憋着坏,想着充分利用他,为自己的帝国服务。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刘邦封了七位异姓王,规则是按照功劳的大小进行分封。但是刘邦却并不安心,因为他的江山就是这些人帮他在项羽的手中抢来,而这些人当中,不乏是曾经项羽阵营的背叛者。

刘邦的心思很简单,"非我刘姓,其心必异",所以刘邦特别想立一些刘姓的人做诸侯王,这样才能让他安心。

只不过刘邦虽然贵为皇帝,但是此刻的功臣集团意见他也不得不顾忌,如果立刘姓当中自己亲密的人做诸侯王,势必会受到功臣们的反对,他们想法很明显,"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凭什么他们未力寸功便与我们共享天下?"

所以,刘邦想要改"因功封王"为"因亲封王"并不容易,他需要一点点谨慎的进行,因为他一旦行为过激,引发异姓王的不满,很可能导致江山不保。

高祖五年(前202)初,刘邦因功封了异姓王,不久后,刘邦便开始利用卢绾,去试探功臣们对"因亲封王"的反应。

刘邦封异姓王后,提出一个想法,"欲王卢绾",刘邦的这个想法提出,原因很简单,他就是希望通过封卢绾为王这件事情,去探探功臣们的反应,摸摸他们的底线在哪里。

刘邦的想法提出以后,果然不出刘邦所料,"为群臣觖望",功臣们对刘邦的这个提议很失望,他们不赞同一个战功平平的人与他们平起平坐。

对此,刘邦没有采取强硬态度,而是在这件事之后,开始委派卢绾为西汉平定叛乱,此举的用意是让卢绾通过战争来积累军功,让卢绾在军中和朝中获得威望,进而实现让卢绾封王的目的。

刘邦除了让卢绾积累军功以外,还对功臣们进行"洗脑"。比如在《史记》中记载的一次宴会上,王陵等人归纳了项羽为何失败,原因是"项羽妒 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 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王陵对于项羽的失败,归纳为是项羽的错误,和功臣们的战功。刘邦对此不以为然,因为这样的说法对他未来想"因亲封王"极为不利,所以刘邦及时提出另一种论调,"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认为,他之所以得天下,不是什么项羽的错误和功臣的战功,而是他知人善用,他任命正确才得了天下。言下之意,未来他"封亲为王"也是正确的事情。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他憋的坏,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在时机成熟之时,卢绾"虏燕王臧荼"后,就趁机任命卢绾为燕王,这一次大臣们没有强烈反对,刘邦顺利完成了第一步的"封亲为王",只不过这个"亲"是亲密无间,是他的第一步,他真正想封的"亲",其实是"血肉之亲"。所以,在这一步实现之后,刘邦开始搞"白马之盟",大封刘姓王。

责任编辑:bH_0735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