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天下烽烟四起,众多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反抗暴元,其中势力较大就是朱元璋与陈友谅部。他们之间互相攻伐意图争霸天下,我们知道最后的胜者是朱元璋,他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创了洪武盛世。俗话说胜者王败者寇,当初实力最强的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身亡,那么他的两个儿子下场又如何呢?
陈友谅也是乱世枭雄,势力范围曾经一度扩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后来还登基称帝建立陈汉。当时陈友谅兵强马壮,在所有势力中堪称最强,然而也许是称帝之后让他志得意满,小觑了天下英雄,自认为能够统一天下,于是率领着60万大军讨伐朱元璋。
【资料图】
结果在洪都城下,陈友谅的大军就吃到了苦果。在守将朱文正的浴血奋战下,洪都以一座孤城抵挡住了陈友谅大军的进攻,为朱元璋领军回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公元1363年,朱元璋领军20万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生死决战。
甚至只要找一个陈善儿的替身,就可以打着为陈友谅报仇的旗号纠集人马反抗朱元璋。从这方面考虑,朱元璋不会让陈善儿这个不稳定因素继续留在世上,所以陈善儿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就是成为朱元璋的刀下亡魂。
至于次子陈理,在鄱阳湖之战后被陈汉太守张定边救回陈汉大本营武昌继承王位。朱元璋乘胜追击两次进攻武昌,而陈理也派遣将领前去应战,但无一例外都是大败而归,连陈汉丞相张必先支援武昌的兵马都被常遇春打败,本人还被活捉。
之后朱元璋派人入城劝降,年幼的陈理在身边大臣的劝说下不得不打开城门投降。朱元璋见到陈理还是个懵懂的小孩,心生怜悯之心,将陈理扶起来并握着陈理的手说不会给他治罪。后来还封陈理为侯,准许陈理任意挑选城中府库中的财物。
朱元璋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一方面这样可以抚慰陈友谅旧部,彰显自己仁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赢得民心,告诉天下投降朱元璋会受到封赏。这一举动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在陈友谅死后不久,其大部分旧部都主动投降了,让朱元璋的实力飞速提升。
陈理投降时虽然才刚刚十三岁,但也并非不记事,在京城中居住时经常口出狂言,甚至有时候还会对朱元璋流露出怨恨之心。这令朱元璋心中非常窝火,但是又不好食言除掉陈理,放到外地他又不放心,这不仅令朱元璋陷入了两难。
不过朱元璋后来想出了一记妙招。公元1372年,朱元璋派人将陈理护送到高丽,这样一来陈理不在京城,自己眼不见心不烦,另外陈理被送到藩属国,朱元璋也不担心会被国内的反明势力利用,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
于是,陈理就开始了整天吃泡菜的日子。陈理在高丽的生活也不尽人意,虽然被封为王,但没有享受到王该有的待遇,甚至还需要高丽王不时赏赐布匹、豆子、酒、土地来维持生活,直到死后,也是高丽王赏赐了一副棺木用来埋葬陈理。
不得不说,陈友谅后代相对于其他被灭国者而言下场还是挺不错的,最起码没有落得个全族被灭的悲惨结局。与满清对待朱元璋后代子孙的残忍程度相比,朱元璋对待陈友谅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参考资料:《明史·列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