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环球快资讯丨李煜一首绝命词《虞美人》,将人生痛苦写到了极致,不忍卒读!

2022-10-22 19:42:05
A+ A-

李煜一首绝命词《虞美人》,将人生痛苦写到了极致,不忍卒读!

公元975年,宋军兵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后被宋太祖赵匡胤封为“违命侯”。宋太宗即位后,改封陇西郡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尽管衣食无忧,但李煜的心情终究是郁闷的。他没有自由,不得随便出入,不比以前自己当皇帝,可以任性,可以为所欲为。

自从投降之后,李煜的心情一天都没有好过,远离江南的美景,远离自己的故国,来到这饮食习俗都不太一样的汴梁,并且时刻被监视着。

天天都在想念自己的家乡,时刻都在怀念自己曾经的风花雪月。

他又时常悔恨,悔恨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才导致国破家亡。

李煜就在这种痛苦与悔恨中苟活着,日日垂泪,夜夜叹息。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据史料记载,在这一年的七月,南唐旧臣徐铉奉宋太宗之命前往探视李煜。

李煜见到这位故国老臣,回想起了故国往事,不禁哀叹道:“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闻之大怒,认为他有回归故土想要卷土重来的志向。

没过几天,到了农历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这一天是李煜的生日。李煜在府中大宴宾客,并叫乐工们唱自己刚填的一首词,这首词就是后世引以为绝唱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说啊,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我如何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那精雕细刻的栏杆,那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经衰老。要问我心中到底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向东流。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句,劈空而下,具有惊天动地的力量。

春花秋月是美好事物的代称,但是花朵会有凋谢的一天,月亮也会西沉,因此,此句词的意思是美好的事物也会消失不见,人生也是不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

此外,这句词也有春夏秋冬不停更替,回忆过去美好的事物只会使自己徒增烦恼而已的意思。

回首过去,曾经身为国君的自己,为何会落得今日的下场,此句词充满了作者对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感受到的悲苦和悔恨之情。

李煜身为一国之君,在亡国后被俘成为阶下囚的凄凉与悲惨在这首词中被凸显得淋漓尽致。

“往事知多少”中的知多少,其背后的意义是作者的悲痛心情,并且这种悲痛也和往事一样,在作者心中挥散不去。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这句中,“又”字耐人寻味,表达出此情此景已重复多次,也表达出亡国投降时间又过去一年的凄惨状况,也表达出作者对于这种阶下囚的生活年复一年的惆怅之感。

接下来的“不堪”,既表达出亡国降宋的不堪往事,也是作者对于沦为阶下囚现状的不堪忍受之情。身为阶下囚,自己苟活所住的小楼又一次被东风吹拂,春花将再次开放,而自己所在的国家早已灭亡,作者触景生情,夜不能寐。

词的上阕给人一种高亢而悲凉又凄惨的感觉,而接下来的下阕“雕刻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在”和“改”二字表达出了物是人非,往日和今日的大不相同之感。

“改”字是表达整首词的精髓,也表达出正是江山易主,才造成了今日的无尽惆怅与凄凉,尽管过去回忆起来凄惨悲凉,但又不得回忆的悲怆之情。

最后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将前文所表达的种种凄惨悲凉之情倾泻出来,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亡国之君的无尽惆怅之情比作了绵延不绝的江水。

作者用设问的形式点名词所表达的“愁”,将愁比做水不仅表达出愁的绵延不绝,也表达出愁恨的汹涌,使其中的情感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也成为了千古绝唱,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在我国诗词史上影响力极大。

我们回到历史,宋太宗听闻这首词之后,大为恼火:好呀李煜,你想怎么样,还想着复国是不是?于是赵光义起了杀心。随后,他命自己的弟弟赐了一壶御酒拿给李煜,以作为生日之贺。

既然是皇帝所赐,李煜自然不敢怠慢,当场饮下。片刻之间,李煜就开始浑身抽搐,头脚缩在了一起,表情极其痛苦。原来赵光义在那酒中下了剧毒,是用中药马钱子做成的,学名“牵机药”。一代词帝就此一命呜呼,终年四十二岁。这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

要说李煜的情商,倒是蛮高的,只是他政治智商,那也是忒低了。都当了阶下之囚,还不知道谨慎。看那后主刘禅,司马昭问他:“安乐公,颇思蜀否?”他竟没心没肺地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这才是保命的做法。而李煜仍在思念故土,仍在懊悔不已,这必然会引起赵光义的怀疑与不满,最终惹火烧身。

小周后作为他后半生的挚爱,在李煜死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他而去。

李煜的一生是一场悲剧,但他仍旧得到了大周后和小周后两位女子全部的爱,也算是平生的一点安慰吧!史料上还记述说,李煜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

李煜虽死,可是作为一代词帝,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可以说是完成了文学赋予他的使命。

关于这一点,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得很好,他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可谓是一语道破了李煜对宋词的巨大影响。

责任编辑:bH_0629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