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长白山猎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捕猎技巧,专门用于猎捕山中的野狼,而设置陷阱的原料只有两根木头,据说效果十分明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资料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就懂得了明确的分工,男人们进山捕猎,寻觅肉食,而女人们在家中哺育婴儿采摘果实。一般来说,如老虎、熊、野猪类的猛兽,都不敢擅自闯入人类的领地,毕竟势单力孤,根本经不起人们的进攻。可是有一种动物却完全不惧怕人类,它便是森林中的野狼。
狼是一种具有社交性的群居动物,它们的组织能力极强,在围捕猎物的时候,往往会采用车轮战术,将猎物活活拖死。更可怕的是,狼本身存在极高的智商,懂得智取的谋略,一旦沾惹上狼群,则必然没有好果子吃,即使是虎豹一斑的大型动物,遇到狼群都会退避三舍,生怕沾染上晦气,导致自己受伤。千年以来,狼无疑成为了人类在野外生存时最大的劲敌。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民国时期的长白山地区,猎户们杀狼不仅不违法,而且还会得到官府的嘉奖。
生活在长白山上的猎人,对狼的忌惮是与生俱来的。狼性阴险狡诈且诡计多端,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遭到狼群的伏击,不少猎户都是因为独自上山被狼群盯上,最后成为了饿狼的口中食。不过经过长年的斗争,猎户们也开始总结出了不少猎狼的经验,并且一旦施行起来,效果都非常不错。一般猎户猎捕野狼的时候,都会设置可怕的陷阱,或是埋下捕兽夹,或是在肉上涂满毒药。
当然,也有一些猎户采取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火铳和弓箭,将野狼直接射杀于当场。可直接猎杀存在一个缺点,就是无法取得完整的狼皮,导致狼皮的价格一再下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猎户们想出了一个超级有效的猎狼陷阱--夹木猎狼陷阱。
夹木猎狼陷阱不同于捕兽夹,它主要的攻击方式是以两块收缩的原木夹断野狼的脊椎骨,从而保证狼皮的完整性。在制作夹木陷阱时,猎人们会选取一些高度为2.5米的圆木,在其顶端锯开一道锯口,并且沿着锯口,用棍将两半圆木支起来,之后在木棍上挂上诱饵,地面上仅剩下1.5米,地下深度为1米,如此一来,夹木陷阱就具备了一定的牵引耐性,在猎捕到野狼的同时,保证其不会在野狼奋力挣扎的时候被拉倒。
陷阱具体的触发机制很简单,就是以诱饵引诱野狼前来吃肉,但是肉又挂在了很高的树枝上,所以野狼必须要进行飞扑才能够到食物。可也恰恰是野狼的飞扑,才会令支在圆木上的小木棍折断,从而失去对木材的支撑。木材在失去支撑力之后,就会在重力的影响之下与下方的木头贴合,从而将野狼死死夹住。
野狼身体被夹住,四肢却毫无着力点,如此一来,自由奋力挣扎至筋疲力尽才彻底咽气。最重要的是,如果猎人在听到声响后能及时到来,就可能会捕获活体野狼,并且其毛皮也不会受到一点损伤,可以在皮货行卖一个好价钱。
毫无疑问,夹木陷阱猎狼的方式十分安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陷阱的快速升级进化。既保证了猎人们的人身安全,又能保证猎人们的利润最大化,可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防患除害的标杆性创造。
有句古话说得好,就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野狼固然聪明,懂得团队合作将利益最大化,可是在人类面前,它们却会在智商上被完全碾压,完全不能识破危险的陷阱。人类在与狼斗争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了争取生存地,两个物种之间一直在血腥的斗争,直至人类完全取得了胜利。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猎人猎捕野狼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一度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野狼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狼纵然是一种有害的生物,却也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生物一环,我们人类只有合理平衡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东北故事》 魏巍伟著 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