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健康

“月子会所”里,农作物这样“定制”

2023-01-29 13:33:17
A+ A-

本文转自:文汇报


【资料图】

农业是最大“黑马”,乡村是发展“热土”,新技术赋能新农人成新专家

“月子会所”里,农作物这样“定制”

鸟瞰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本报记者 占悦

足球场大小的温室内,枝蔓缠绕,一台“变形金刚”穿梭于藤架间。这是正进行更新测试的“蔬果采摘智能机器人”。1.5米长的机械臂精巧移动,“咔嚓”声中,番茄被另一支“手”稳稳接住,放入采摘框。机器人的“神经中枢”是“胸口”高分辨率摄像机,“分辨”番茄颜色,判断是否成熟可采摘。

崇明岛上,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的农民“工程师”们,不断对农业新科技考究打磨——未来将推出高效率、全自动、24小时工作的采摘机器人,将平均采收速率从8秒/个提升到4秒/个,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农业是最大的“黑马”,乡村是发展的“热土”。一座座高科技农业创新园在乡间田园挨个涌现,描摹出乡村振兴的一派热火。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都市绿色现代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在上海,现代科技引发转型迭代,农业成为最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们喜笑颜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蔬菜入住顶级“月子会所”,产量是人工种植的10倍

从荷兰运来的生菜种子,通过全自动播种器“注入”正方体的泥炭底盘,随即迅速被推送至集装箱式的催芽室。这里被誉为“婴儿室”,生菜在这里生根发芽。“新生儿”通过传送带移至数十米开外的温室苗床,开启为期12天“饭来张口”的育苗期。

传统农耕“靠天吃饭”,全自动技术可以规避“意外”。温室屋顶悬挂着两个温度感应器,后端连接着中控系统电脑,发送各种指令——开灯关灯、调节遮阳网等。室内还有冷热交换器调控温度。最后阶段,2米高的定植机器人,将生菜挪至种植管理区。在这样的顶级“月子会所”,生菜出落得亭亭玉立。

责任编辑:bH_072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