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人们对这场“读书人的聚会”有何期待
——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侧记
(资料图)
《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展陈。中华书局供图
作者石钟山在新书分享会上讲述《我的喜马拉雅》的创作过程。聂一凡摄/光明图片
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增设了大量直播间。本报记者 陈雪摄/光明图片
作家梁晓声在《父父子子》读者见面会上进行分享。张佳磊摄/光明图片
直到2月26日,为期3天的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以下简称“订货会”)闭幕时,仍有很多人在纳闷——为什么这届订货会这么热闹?
“西坝河春风十里不择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用这句诗来描述展馆周围的人潮与路况,他说:“我是乘地铁10号线来的,发现来会场的人非常多,国展入口处更是人山人海,我是历届书展的常客,感到这次书展意义非凡。”
1987年创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被誉为中国出版业的“风向标”,受疫情影响阔别两年、延期三次,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终于伴着2023年的春风回到读书人的身边,曾经的行业盛会火爆“出圈”,衍生成一场“读书人的聚会”。据组委会统计,现场参展参观人数超10万人次。
人们对这场聚会有何期待?记者采访了一些置身书海的读书人、做书人。
“出版界是我们读书人的朋友”
2月24日,走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太多了”,当天,甚至有媒体把这句话放入新闻标题。为了参加订货会活动,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专程赶到北京,他也为奔涌的人潮所触动:“超乎想象,我看到排队的大多是年轻人!有这么多人喜欢读书,追求知识,这对整个社会都会起到示范作用。”
“学者、读者、媒体朋友都是爱书的人,出版界是我们读书人的朋友,大家是真正的同道知音。”程章灿说,过去两年,学术界很多活动都在线上举办或干脆取消了,学者和广大读者都倍感遗憾,“线上交流和面对面交流是不一样的,趁着这次书展,大家要赶快见见面、聊一聊,这样的会面非常珍贵!”
据组委会统计,本届订货会展示近40万种图书,展台2793个,比上届增长9.1%,规模进一步扩大,创历届之最。在订货会短短三天时间里,众多知名学者作家带来了自己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