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朋友”拜年请帮忙小心钱包保不住
甘肃公安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资料图)
【本报讯】春节假期已过,很多人还没有从假期的欢乐中缓过来,而诈骗分子却一直在暗处,伺机而动。2023年1月31日,甘肃公安整理了节后易发的几种诈骗形式,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机票退改签诈骗
节后,随着机票价格上涨,有些群众就想在网上淘一些特价票、低票价的机票,很容易造成个人购票信息的泄露。当骗子掌握其信息后,以航班延误等理由,假冒航空公司客服,向订票群众发送诈骗短信链接进行诈骗。警方提醒:当收到航班延误、取消短信时,请不要直接点击联系短信里提供的网址或电话号码,应直接与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机场询问联系;退票时不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更不要先行汇款转账。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由于春节期间快递放假、大量快递积压等待派送。骗子就会瞅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受害人称快递丢失、进行理赔,随后要求添加受害人联系方式,诱导受害人扫描不明二维码进行诈骗。警方提醒:收到冒充商家、快递客服电话或信息,首先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能随意扫描二维码转账,以免上当受骗。遇到快递不发货或者丢失的情况必须通过官方客服咨询核实。
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我是xx,给您拜年了!这是我新换的手机号……”春节期间,收到这样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你可能不会在意,会将号码存在手机上。过几天,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称:有事请你帮忙。一看是朋友或亲戚的名字,警惕性会松懈,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警方提醒:收到此类信息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过原号码、微信或其他共同好友等方式确认是否换号。与熟人之间涉及直接的资金来往要特别小心,未经确认对方身份不要轻易转账。对通过电话、短信要求进行的资金操作,务必保持警惕。
虚假贷款类诈骗
春节过后,你的钱包是不是又空了?有些网络贷款,看似方便、快捷,但这些往往是骗局的开始。骗子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放款快为噱头,引诱受害人登录下载虚假贷款网站、APP,然后仿冒正规贷款平台流程,要求受害人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再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警方提醒:广大群众遇到类似的诈骗手段,一定要提高警惕,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避免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
刷单返利类诈骗
春节过后,迎来了求职招聘的高峰期,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骗子往往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让受害人信以为真,诱导受害人预先垫资,并以事后结算款项、退还本金获取高额提成为由骗取更多笔垫资款。很多求职者面对工作轻松、时间自由、利润高等诱惑纷纷上当。警方提醒: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有“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的链接,谨防上当受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伊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