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买房的时候是否听过“得房率”这个词语,所谓的“得房率”就是一套房子的建筑面积乘以这个得房率,最终得到的面积就是交房之后你能真正使用的面积。
比如,得房率是80%,买一套100平的房子,最终你能使用的面积就是80平,剩余的20平就是被所谓的公摊面积给公摊掉了。
(相关资料图)
为什么房子会有公摊面积这一说呢?其实追究溯源还要从香港说起,1958年,香港当时就出台了政策,严厉打击炒楼花,房价开始一落千丈,遭遇困境的李超人,为了降本增效,就将旗下所有楼盘采用了“公共契约”。这个就是公摊面积的前身了。
然后在李超人的推动下,内陆的开发商也学会了利用公摊面积来增加自己的利润,最终开发商们都赚的盆满钵满,只有购房者受伤的世界就此达成了。甚至在后续的发展中,开发商逐渐把公摊面积的公司都给取消了,只是在合同里面用几行字来体现,但是作为购房者哪里会一字一句看合同呢,最后也是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
那么公摊面积具体都包含哪些呢?一般来说公摊面积包含地面的公共区域比如儿童游乐场、停车场、会所等;另外一栋楼里面还有单独的公摊面积,比如楼栋内的走廊、电梯井、步梯等,都会被开发商算到公摊面积里面。
有的楼栋还会把一楼作为挑空层,这样业主在下雨的时候也可以在自己楼栋里面下下棋、打打球。这样虽然让业主的居住舒适度更高了,但是业主的得房率也变得更低,同样的价格买的同样的户型面积,最后自己屋内能使用的面积却别别人少了一大截。
有人说公摊面积是不是越小越好呢?这样屋内可以使用的面积是不是就更多了呢?其实不然,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也就意味着房间外面的空间也变小了,比如走廊变窄,一个人提些东西经过都困难;其次电梯井也会变小,放不下担架,乘坐人数较少等。
那么公摊面积是否可以直接取消呢?相信这也是大家一直想得到答案的问题。中国经济网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你觉得公摊面积该不该取消”的在线调查问卷,最终82%的人赞成取消公摊面积,这个结果完全在我们预料之中。同时还有5%的人认为公摊面积存在即合理,不应该取消,让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开发商投的。
5年内,公摊面积到底有没有取消的可能呢?这次终于有人说清楚了,工人日报发表张淳艺的文章,其表达的观点我们很认同:取消公摊面积不可能一蹴而就,5年内很难全面取消。
因为这涉及到,产证更换,现行物业费、取暖费、税费等计量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是,一刀切取消公摊面积,开发商会压缩成本,进而影响住房品质。
毕竟公摊面积已经存在这么多年,要想短时间取消确实要经过多方面的协调,同时还需要相关法令法规的制约。当然了,也并不是说购房者只能“认栽”,在我们买房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开发商对公摊面积有一个明显的公示,同时相关收费项目也要规定好标准,让购房者花钱花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