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继位后,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同时还增添了一个项目——武举科考。不过当时只是简单的比武,并没有“武状元”的说法,直到宋神宗时期才出现。
武举科考刚出现的时候,只是考量选手们的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其次就是个人力量和身体健壮程度。这两者达到要求后,便足以胜任,成功入朝为官;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武将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宋朝时期又多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即副之策略。通俗来讲,就是你不能空有一身武力,同时还要有头脑;
(资料图)
明清时期更为严格,参加武举科考的先要进行笔试答题。如果不能够达到及格分数,则不具备接下来的参考资格。从侧面去看这些要求,其实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武将越来越优秀。
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出发,清朝时期应该是武将优秀的巅峰阶段,那最后一位武状元是谁?至于他的水平,民间野史曾记载,武术大师霍元甲在当时向他发出过挑战,谁曾想两招落败。
武术世家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这个人,他的名字叫张三甲,是清末时期的最后一位武状元。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拥有这样的荣誉称号,自然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两把刷子”。特别是晚清时期的人数还达到了几亿人的规模,能够在这种基数下胜出,由此可见其不一般。
张三甲的父亲是武术馆馆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自己很小的时候也受到了熏陶。父亲在业余期间会教他一些打架技巧,这也间接加快了他的成长速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三甲经常在街头替人打抱不平,到了十五岁的时候,他在当地已经有了一番名气。特别是身体上的发育,让张三甲的力量更是大增,似乎无人能敌。
为了更好地提升,父亲将他送到了武术大师杨国昌笔下学习。这一学就是三年,张三甲的武力突飞猛进。中途参加过多次擂台,每次就是轻松打败“竞争对手”。
一举夺魁
其实说真的,这些民间打手和张三甲根本不在一个维度。只要和张三甲交战,只有挨打的份儿,一点都不夸张。
在父亲的建议下,张三甲报名参加了武举科考。在乡试的过程中,许多人看到对象是他,便直接放弃了参考资格,准备来年再战。这次乡试之后,张三甲的名声再次大涨。
父亲当时专门委托铁匠为儿子打造了一把剑,这把剑在张三甲的手里,也发挥出了它的最大潜能。张三甲每天都在按计划训练着,只是为了更好地备战会试。
当时的朝廷已经腐败不堪,只要花钱“买通”评委,基本上就可以顺利入仕。张三甲没有走这条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震撼了在场的亲王,成功步入到殿试的最后环节。
据说光绪帝在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一脸不屑,后者一番拿手绝技,秀得光绪头皮发麻,成功引得了他的喜爱。至于“武状元”一位,自然不用多说,非张三甲莫属。
武术切磋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按道理来讲,无数切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这次发起挑战的对象是霍元甲。后者的身份也不一般,他的故事直到现在都被人们广为传颂。
霍元甲在成名之后,有人说他打不过张三甲,自己比较争强好胜,随即对张三甲喊话。此时后者已经居于晚年,面对前辈的邀约,他也是果断应战。
其实从常人的角度出发,这次比试也无非是两个结果。要么霍元甲获胜,要么张三甲获胜,即便诞生胜者,但另一代人也不会认输。从某种程度讲,这已经成为两代人之间的恩怨。
双方商议进行三招比试,如果打完之后,对方还能站着,那另一方就是胜者。出于对前辈的尊重,张三甲决定让霍元甲先出手。后者直接就是一个侧鞭腿,张三甲一个闪避成功躲掉。
霍师傅又是一脚,直接踢在了张三甲的胸口上。后者没有躲避,正面接住了这一招,随后霍元甲也是直接认输。在他看来,张三甲身体上没有丝毫撼动,再出一招只是自取其辱。
写在最后
在溯古君看来,张三甲的名声虽然不像黄飞鸿、霍元甲等人那样有名,但他的武艺水平绝对不容小觑。晚年的张三甲一直在皇帝身边当差,尽职尽责,一直到个人生命走向终点。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张三甲的精神概念也从未消失。在利益面前毫不心动、依心而行,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等等,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