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一说到曹魏一方的名臣良将,一般都会想起“五子良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文臣则会提到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人。以上皆是当世名臣也,为曹操立下了盖世功勋。
但历史上的三国曹魏一方有一奇人,服侍了曹操及曹氏家族五代君主;还能靠执法公正、深谋远虑,数次硬怼曹操祖孙四代人,而全身而退、毫发无伤。更为神奇的是曹操数次想杀他,却又被其一一化解;最为神奇的是曹魏晚年,司马懿和曹爽斗法时,此人由于能力突出,照样得到重用,连司马懿对他都礼敬有加。
【资料图】
世人皆说“三国尽归司马”,而此人岁数活得比司马懿还长,司马懿见面都恭敬说:我看阁下的功劳,就好比是西汉重臣周勃了!
他就是三国时期一代名臣-高柔!
01
洞悉人性:乱世之中,利益面前,没有所谓的友谊。
高柔生于174年,今河南杞县人,士族出身。少年时高柔生活在陈留(今开封陈留镇一带),读书刻苦,勤于思考,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当时曹操为兖州刺史。
高柔对乡人说:大家赶紧逃亡吧,陈留乃兵家必争之地,不久后恐怕会刀兵四起,祸及相邻。众人都不相信他的说法,因为当时的陈留太守太守张邈和曹操是生死之交。二人曾共同征讨董卓,曹操更是违背袁绍的命令,救过张邈性命。此情景双方几乎没有开战的可能性。
高柔看众人不为所动,于是带领家族投靠了河北的堂兄高干(袁绍的外甥)。果然不久后,陈留太守张邈与曹操翻脸,他趁曹操出兵不在兖州时将吕布迎为兖州牧。“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岂能吃亏,直接回军与张邈在陈留展开厮杀,无数百姓遭了殃。
《三国志.张邈传》记载,陈留成为战场后,“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这时众人才想起高柔的先见之明,悔之晚矣。
而事后曹操听说了此事,不禁有了三分欣赏和三分杀机。
02
自知之明:既非嫡系又数次开罪曹操,只能靠兢兢业业来获得老板的信任。
官渡之战后,袁绍一方失败,高干高柔等人一起投降了曹操。曹操自然也知道高柔的名声,建安九年(204)于是让他去做小县令,暗中观察此人是否可以重用?
事有凑巧,高干于建安十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背叛了曹操。起事前曾找到高柔,高柔思忖片刻觉得当今乱世曹操是个干大事的人,于是就没有参与谋乱。
曹操后来所写的《苦寒行》就记述了征讨高干的艰难和雄心。事后高干兵败,途中被上洛都尉王琰所杀。
此事过后,高柔虽躲过一劫,一向多疑的曹操对高柔更加狐疑。屡次找高柔的把柄,无奈高柔不贪财不好色,一心勤于政令民事,令曹操也无可奈何。
于是曹操便重新封他刺奸令史(官名,主管司法),主管刑名和律法,这可是个高危职业,曹操计划好歹寻他一个不是处置了他。结果高柔在职期间,尽职尽责,狱中从无滞留或冤枉的犯人,办事干练,名声也非常好。
高柔深知自己并非曹操嫡系,而且数次开罪曹操,于是更加兢兢业业,经常通宵达旦处理公事。曹操于某深夜忽然不告而至,发现高柔累得趴在满是公文的桌子上鼾睡。由是感动,于是亲自给高柔披上衣服悄然而退,并叮嘱随从不可打扰告知。
高柔醒后发现“异常”,得知是主公曹操所为,不禁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以后或许可以留一条命了。
03
秉公执法:名利淡如水,养天地正气;操守重于山,法古今贤人。
曹操死后,高柔继续伺候魏文帝曹丕。曹丕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监察御史),赐爵关内侯。
高柔执法秉正,从不屈服于各种外部压力,即使是人主曹丕。226年,御史中丞鲍勋因为宿怨被曹丕下入大狱。
原来是因为鲍勋当年揭发了,当年做世子时曹丕的小舅子当官的贪腐行为,曹丕数次写信求情于她,结果不允,事后曹丕小舅子被依法处置,引得曹丕所怒。
曹丕上台后,鲍勋一如既往处事公正,并无悔过和讨好曹丕之举。曹丕于是找个由头非要杀掉鲍勋,朝中重臣皆知冤情但无人敢为之求情。只有高柔力谏曹丕:主公怎可因私事而废公?如此何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曹丕干脆调离了高柔,最终还是处死了正直的鲍勋。数年后,曹丕临终时叮嘱儿子曹叡一定要重用高柔。或许这一刻曹丕早已知道错杀了鲍勋,冤枉了高柔。
04
高柔担任廷尉长达二十三年,后来升任太常。
248年,高柔又迁任司徒。在曹爽与司马懿的权力角力时,高柔思忖良久觉得曹氏后代昏庸,于是再次体现了先见之明的政治政治手段,转而支持司马懿。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上奏请求免曹爽的大将军职务,郭太后诏令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的军营。司马懿对高柔说:“我看阁下的功劳,就好比是西汉重臣周勃了!”曹爽被杀后,高柔晋封为万岁乡侯。
263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岁,谥元侯。
纵观高柔一生,为官六十载,审时度势,数次化解政治危机,体现了其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先见之明。由于《三国演义》是尊刘抑曹的原因,高柔是绝对一个被忽视的重要人物。
三国时期,高寿的名人有很多,比如孙权活了71岁,司马懿活了73岁,程昱和钟繇都活了80岁,而高柔却足足活了90岁,侧面可见其心胸豁达、一心为公。
高柔一生经历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奂五位帝王,真正见证了曹魏的兴起与衰亡。高柔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人,能够洞察世事、人心,目睹了曹魏的兴衰后,高柔最终选择了支持司马懿,从侧面说明,曹魏后人确实不得人心,贪图享乐,而司马氏家族的崛起已经不可逆转,所以高柔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注:喜欢的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