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读者对于日军中被传闻为”窝囊废”师团的大阪师团非常感兴趣,本文笔者就简单说说侵华战场上的大阪师团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四师团,作为大阪师团中的日军常备师团,1937年后常驻中国东北佳木斯附近,并随着日军关东军军备而变迁,期间一直未投入到侵华战场中。1940年6月根据日军陆甲13号令,作为临时动员的三单位师团,1940年7月,在宜昌作战后调到第11军麾下,负责应城,安路地区担任守备。
该师团下辖步兵第4兵团司令部,第8、37、61三个步兵联队,野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四个特种兵联队以及通信队,兵器勤务队,卫生队,野战医院,病马厂等单位组成,该师团合计兵力编制为12377人,马3101匹,汽车145辆。
1941年由于日军大本营准备南下,该师团在1941年12月底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发动前就被调走,其警备任务交由独混第18旅团接替。第四师团在隶属于第11军期间仅参加了一次大型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日方战史称之为“第一次長沙作戦”)。
在这次会战中,第四师团作为西路军一路南下,先后与第37军,第99军,第10军各部交战。其中最值得提及的是该师团在南下途中在遭遇第37军95师和第99军92师各一部的阻击,特别是该师团的第61联队和第8联队均遭遇第95师的顽强抵抗,行动严重受阻。特别是第8联队,日军战史记录其状况为:
“据守既设阵地的重庆军第95师抵抗极为顽强,联队不断出现伤亡,当日在保持战斗队形下度过了一夜。9月24日,由东侧被第3师团赶来的重庆军似也加入作战,因而我方战斗进展未能如愿,仅双江口南侧第一大队有所前进。至25日,发现重庆部队退却后,才开始前进。”
突破37军汨罗江防线后第4师团各部继续南下,又遇到了第10军的阻击。不过这次第四师团的攻击相对于前次较为顺利。按照日军战史所记录,该师团行程已较其它师团晚一天,所以各联队采取急速突破战术,第8,61联队先后于9月25、26日突破第10军第3师的防线南下直逼长沙城。
更为关键时刻,第4师团第8联队和骑兵队在第74军正面遭遇第3师团,侧翼因第10军溃退而有机可乘时,大胆穿插试图协同第3,6师团围歼第74军。这也就有了后来第58师作战科长罗文浪在文史中提到的,“第74军军部及直属部队在黄花市附近受到攻击,王耀武率卫士排仓皇逃跑,卫士排长被日军俘虏后砍死,王耀武只差数步侥幸逃生。”
纵观整个第二次长沙会战,第四师团并未经历多少硬仗,但其所攫取的战果却很大:例如归该师团指挥的早渊支队(步兵第116联队为基干)是首支攻占长沙城的部队,再如该师团在第10军和第74军撤退时的围歼行动,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差点歼灭掉第74军的军部和师部。
相对于一路“过关斩将”的第三、第六两个师团战况,第四师团给笔者印象是关键时刻的切入和巧合又巧妙的攫取最大战果。其展现出的战力绝非网络上某些所描述的“窝囊废师团”。但是从整个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经过来看,该师团确实比起日军中以“勇武”著称的第三师团和有“全军第一精锐”著称的第六师团还是有所不及。
介绍完大家所熟知的大阪师团——第四师团后继续介绍另一支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大阪师团——第34师团。
说这个师团熟悉,是因为自从它在1939年3月根据日军陆甲6号令在大阪组成后,同年4月就被派往侵华战场。从1939年至日本投降,它一直是侵华战场上的主力军。而笔者说很多人对它陌生,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它其实也是纯粹的大阪师团,该师团下辖的三个步兵联队皆为第四师团3个步兵联队的预备役所组建。
该师团在侵华战场上长期与第九战区的中国军队对峙,说来也巧,该师团下属各部经常和第74军交手。从1939年冬季攻势、1940年夏季攻势、1941年初上高会战、1943年常德会战、1945年湘西会战等等。
该师团倒是给予第74军极高评价,认为该军是其师团之宿敌,而且是“支那军中最强部队”。但该师团每每在进攻作战中总是遭遇惨败,例如上高会战,湘西会战。
上高会战中,该师团在撤退时由于情况危急、战线混乱,师团长也不得不如同穿越火线般匍匐逃命,而步兵团长永岩汪更是在撤退时感觉大限将至,将自己的将官金制肩章埋于土里。该师团撤退时狼狈状可见一斑。
更有趣的是每次总是第217联队遭遇最惨痛损失,上高会战如此,湘西会战也是如此,连日军认为是胜仗的鄂西会战中,第217联队长长野荣二率部队遭遇第18军第18师袭击,该联队第1大队长广濑少佐被迫击炮击中后因失血过多而亡,由于伤亡严重,长野部队不得不发出诀别电文“决定奉烧军旗,全员玉碎。”不过国军一个师的攻击力毕竟有限,在长野部队的顽强坚守和第68联队的拼命救援下勉强避免了“玉碎”的噩运。
而在湘西会战中,该联队又再次躲过了“玉碎”的噩运,但却战死将校14人,士兵三百多人,情况极其悲催。
也难怪日军第217联队第2大队第一人大队附官天井雄之助在回忆到他随部队初次踏入侵华战场时,面对枪林弹雨吓得不知所措,却想起部队中现役士兵对大阪兵员的嘲讽之声——“那家伙就是大阪人吧/やつばり大阪人なのでだメなのかな”(果然大阪人不行···)。
常德会战中时任第216联队联队长佐佐木勘之亟大佐回忆中也提到,他在转任该联队联队长后被认为“赴任大阪师团步兵联队长,自己的军中经历也即将终结”。后来他也不忘自夸一番, “离任时,常败之军第8联队/“またも負けたか八連隊”の惡評(步兵216联队由该联队后备役组建)的恶名在他手里洗白,真是令人高兴,希望以此转给在大阪部队任职的各位军官。”
但即使是大阪师团上下,他们在投入侵华战场前也对中国军队充满了蔑视。如大队附官天井雄之助回忆“他被召集之前,在报纸上看到的台儿庄作战似乎相当激烈。他曾想,中国军队中也有能让日军苦战的部队吗。因为当时是连战连胜,所以这样想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当他踏入侵华战场),才发现那支被蔑视的中国军意外强悍了。”
第34师团在进攻作战中屡遭败绩,但其死守防御让中国军队无可奈何。例如1939年的冬季攻势和1940年的夏季攻势,即使出动的是第74军这样中国军队中王牌部队,面对34师团利用既有阵地固守也难有收获。
总结:大阪师团和大阪的兵员确实在日军中屡有恶名,但其中实际也包括了日本国内关东人对关西的轻视,但即使日军中被低看的大阪师团其实力在面对中国军队时也不容小觑,完全不是某些博主所描述的什么“窝囊废师团”,不敢积极进攻,胆小畏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