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战场上,英军的装甲部队虽然算不上次,但也没好到哪里去。直到M3中型坦克运抵之后,才开始对轴心国军队有了明显的优势,想必不少人也了解这款坦克,挺丑的,而且设计也有点落后。不过,能在一段时间内发挥出一定用处的就是辆好车。
【资料图】
北非战场上的英军与M3坦克的诞生
英国在北非战役中使用的坦克主要以十字军为主,另有瓦伦丁一类的步兵坦克,就综合实力来看,还是可以的。不过巡洋坦克虽然有惊人的移动速度,可防御力薄弱到士兵使用爆炸物就能击毁,而步兵坦克正好相反。再来看看对面,意大利的坦克还对付,德军装备的三号和四号也值得英军为其发愁了。
反观大洋对岸的美国,截止到1939年的时候,美国能拿出来的坦克其实只有400辆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轻型的小坦克,较为先见的M2中型坦克没有超过20辆,就装甲力量来看,好像都没有赶上同时期的意大利。而此时战争的火药味已经弥漫到了全世界,合情合理美国人都该在武器上下些功夫了。不过问题来了,美国当时在坦克研发上并没有什么好的见解,甚至和欧洲各国相比,还挺落后的。
根据对当时欧洲情况的了解,75mm口径的火炮已经在坦克上出现了,为了紧跟潮流,美军决定给自家坦克也装上75mm炮。不过当时最大的坦克就是M2中型坦克,而它的小炮塔明显装不下一门75mm炮,车身的结构尽显落后,新坦克的结构问题也尚未解决。到1940年的时候,因局势的紧迫,美国人决定效仿法国的B1中型坦克,利用M2的基础将75mm炮先安装在车体上,上部保留装备37mm炮的小炮塔。这就是M3中型坦克,绰号“李”(南北战争名将)。
“7个人的棺材”M3中型坦克
从1941年开始,M3中型坦克开始生产,就像前文说的那样,那门源自法国M1897式的75mm炮成功被装在了坦克上面,准确点说是车体上面。其底盘明显可以看出M2中型坦克的痕迹,当然这一设计后来也被M4谢尔曼坦克继承了。M3中型坦克全重27吨,前装甲最厚处达到了51mm。使用莱特星形汽油引擎,因结构问题,传动轴将车身抬高了,这一点也被谢尔曼继承了,最大移动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
至于主武器,理应是那门安装在车体上的75mm炮了,膛压并不是很高,反坦克能力有限,但75mm的口径在当时发射高爆弹还是够看的。炮塔上面为一门37mm的反坦克炮,唯一的好处就是一定程度弥补了车体主炮射界太小的问题。除此之外,美版的M3坦克在车体炮塔上面还安装了一个小炮塔,并配有一挺机枪,英国使用的版本则取消这个小炮塔。
而这辆坦克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最多的时候足足有7名车组成员,分别是车长、驾驶员、两名炮手、机枪手、装填手和无线电操作员。因为高大的车身,M3坦克的内部空间还是很富裕的,但塞进去了这么多人后,车里面估计也很挤了,更何况还要携带多种武器的炮弹。人数如此之多,好处自然是有,但缺点也是很明显且现实的,就是坦克被击毁时所伴随的伤亡是巨大的。
关于M3坦克的战绩和延伸
1942年5月,在加查拉战役中M3中型坦克首次参战,在综合实力上,这辆造型有些另类的坦克确实完胜了当时大部分的轴心国坦克。不过盟军军对其用的并不是很顺手,M3坦克的损失一样巨大。外加早期版本车身多为铆钉连接,这也极大限度地削弱了它的实力。北非战役结束之前,M3中型坦克便已经退役,这一点让它像极了一辆出来应急的车辆。
其实除了英军在使用这种美国坦克外,苏联军队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M3,总计约有1386辆(英军2855辆)。库尔斯克会战以及整个东线战场M3中型坦克一样很常见,但和英军相比,苏军对这种武器的评价相当差,“Coffin for seven brothers”(七兄弟棺材)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不过苏军对于所有援助武器的评价普遍都不是很高,就算是之后的M4谢尔曼到了苏军手中也一样成为了垃圾。这多是跟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东线战场的生存环境确实小了一些。至于太平洋上,M3已经成为了重型坦克。
结语
自从谢尔曼开始列装部队之后,M3中型坦克被果断地抛弃了,其中一部分被改造成了支援车辆在战场上继续服役。从种种角度来看M3算不上一辆好车,也多亏美军厚实的家底,要不怎敢直接把应急产品投入生产线,不过在起步相当晚的情况下能做出这么一个东西也是很不错了。更何况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它能派上一定用处就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U.S. Army"s 29 ton tanks packs a 75mm gun》、《美国二战坦克》、《World War II Veh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