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能力研制两款隐形战斗机的国家只有两个,第一梯队第一名让美国人抢了个先,中国屈居第二迎头赶上全世界都吓一跳——原来美国并不是唯一。回归到中国航空工业,2011年歼-20隐形战斗机首飞,2012年又将FC-31“鹘鹰”送入蓝天,自此海空一体两款基本原型宣告诞生。
FC-31研制之路有点长,终于在去年下半年以崭新姿态完成第二次首飞,网上给它的名称已经从FC-31进化到歼-35舰载机。首飞之后陆续出现了一些照片,包括绿皮试飞版本,以及卫星照片纳米图。显然从造型到数量都有一个新突破,作为配套下代航母舰载机,它的研制进度正在加速甚至已经进入倒计时,随着入役时间加快军用标准涂装歼35终于到来。
歼-35和FC-31原型相比有着巨大的变化,机体至少增肥了半圈,另外修改垂尾、进气道,以及主翼和边条等地方。而且还换装新式AESA雷达,以及矢量推力发动机等,至于内部航电系统早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两者关系不仅是简单的继承修改,可以说是名义上的改进型号,实际上基本属于重新设计不同版本的飞机。
最新出现的歼-35已经刷上低可视涂装,和之前绿皮原型机外观相差很大,银灰色涂装同步刷了隐身涂层。作为测试用机目前还保留着空速管,毕竟还是有很多飞行数据需要采集分析,正式入役后该拆就拆反正不影响性能。和绿皮测试机相比,涂刷了隐身涂层和低可视涂装后,歼-35颜值立刻高大上很多,颜值即战斗力可不是凭空吹嘘的。
最早的原型机采用凸起气泡式座舱盖,可以使飞行员具备很好的全向视野,不过进入绿皮机时代后驾驶舱有了明显变化。机背和座舱盖几乎保持齐平,飞行员不再是“坐在”飞机上,而是被严密的包裹其中,后向视野下降几乎为零在风格和F-35B一致。不过涂刷了低可视涂装后,原来有点突兀的背部看起来自然多了,最核心的地方还是双轮前起落架,粗壮有力配套弹射牵引结构表明它的海军身份。
这种驾驶舱的变化类似于F-35B,后者主要为了满足垂直起降不得不做出牺牲,毕竟座舱后面还有一个升力风扇,直接占用了大量内部空间。但歼-35目前没有垂直起降要求,却采用这样的方式设计很显然为了扩大内部空间,包括在设计时加厚机身等,以携带更多燃油和电子设备。航母舰载机战斗力的体现,除了可以携带大量各式弹药外,还需要保持足够的滞空时间,可以拥有更大作战半径。
舰载机最重要的动力也有细节出炉,从照片上可见发动机长度不短,而且尾喷口能看到明显的锯齿状隐身设计。跟早期采用的RD93完全是两个档次,而且也有可能配装矢量推力发动机,这种技术对于目前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不难,当然采用发动机早就成了国产货。
总体来说歼-35飞行性能应该优于F-35,特别是在超跨音速方面的气动布局设计,性能和发动机水平直接相关。排除早期原型机使用的RD93或WS-13,双发加力推力要低于F135,但换装WS-19的话,超音速飞行能力和高机动性都将更强。
参考此前FC-31“鹘鹰”公开资料,最大起飞重量28吨,最大载弹量8吨,其中内部弹舱2吨,外部挂载6吨(采用内6外6挂架布局)。机内燃油可达7吨,作战半径1250公里,机体寿命超过6000小时。好的发动机就是能带来强大的性能,多达12个挂点可以携带各式弹药,同样也意味着歼-35多用途作战性能突出,不仅包括制空也能反舰及对地火力打击。
比如执行常规制空任务,可以携带PL-12中距弹、PL-10近距格斗弹,如果执行多用途任务可选弹药更丰富。比如携带超音速中距空对面导弹,可以采用内4外4布局;采用500公斤级制导炸弹,也可以达到内4外4的布局。如果改为小直径炸弹,在不考虑隐身性能的情况下,能以野兽模式密密麻麻挂一片。未来对决主力就是美制F-35,两者在总载弹量方面差不多,不过歼-35侧重于制空对大型弹药挂载能力相对弱一点。
隐形战斗机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拥有强大的战场信息感知能力,因此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必不可少。有着歼-20作为参考原型及经验积累,性能只会越来越先进,比如从照片可见机头下方EODAS窗口很明显,另外可能还有襟翼雷达等电子设备。大量先进航电设备加持,可以有效增强战机探测能力,在制空或空对面作战中取得更大优势。
从之前的照片看,机翼部分有明显折叠机构,再加上主起落架弹射拉杆等,已经可以确认歼-35就是下代隐形舰载机。研制十年以来,从陆续出现的各种涂装照片及不同版本,可见中国航空工业在厚积薄发,毕竟隐形舰载机我们从来就没有经验可参考。在下代弹射型航母紧锣密鼓打造的同时,配套舰载机肯定要更早完工,绝不能让航母等飞机及飞行员。因此就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包括歼-15T战斗机、歼-15S电子战子战飞机、歼-35战斗机,以及空警-600预警机新鲜出炉,至于配套直-20反潜/运输直升机也已成型。
远洋海军建设速度有目共睹,作为核心的航母及配套舰载机基本成型,未来可期只需要一点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