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银河人”
如何白手起家打破垄断?
失去双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将在轮椅上
演绎怎样的“加速人生”?
……
听国防科技的强军故事
这是我国的超级计算机
↓↓↓
“银河”璀璨
“中国速度”领跑世界
这个年代感十足的
神秘“大柜子”
就是我国第一台巨型机
“银河-I”
它静静地立在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史馆中
承载着数十年前
那段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
当时我国没有自己的巨型机
也无法从国外购买
需要大规模计算的数据
只能送到国外去处理
花费高昂的价格
却只能租用低档的计算机
甚至在机房里还有一间单独的屋子
禁止中国人入内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
身为科研人员的胡守仁
“靠买他们的计算机是不行的
一定要搞我们的计算机”
大家立下了“军令状”:
六年时间,一天不拖
每秒亿次,一次不少
经费预算,一分不超
经过五年的日夜攻关
“银河”巨型机
提前一年成功问世
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能够自主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如今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计算机
屡次登顶世界榜首
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
历史跨越
?
?他因病失去双腿
仍保持人生的“加速度”
这位每天把“挺好的”挂在嘴边
从来都是一副笑模样的人
9年前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王戟
是我国高可信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他13岁考入国防科大计算机系
33岁评上教授
38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每一步都仿佛被按下“快进键”
2013年
王戟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
经过14个小时的抢救
他保住了生命
却不得已进行了双肢的高位截肢
从此只能和轮椅为伴
此后
王戟在轮椅上
开启人生和事业的“加速度”
在科研攻关的“马拉松”中
一次次朝着成功“冲刺”
“少年大学生”
认识王戟的人
首先都会这样介绍他
1976年
王戟刚上小学一年级
他就对数学计算着了迷
二年级上了一学期
王戟跳级到三年级
并在1978年参加统考考入中学
虽然不满9岁
他却经常跟工厂技术科的叔叔阿姨们
讨论计算工具的重要性
13岁那年
王戟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
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从此开启了与代码“赛跑”的“高速”人生
求学时代
王戟的每一步
都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年龄最小,成绩最好。”
这是同学对王戟的一致评价
博士毕业留校后
王戟将目光投向了高可信软件领域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前沿技术领域
2000年
王戟跟随恩师陈火旺院士
去参加学术会议
会上,他们敏锐地认识到
装备的发展
对软件可信性需求越来越高
于是提出“高可信软件技术”概念
并结合研究实际形成学术论文
在学术界引发共鸣
20年后的今天
这篇论文还在不断被学术界引用
理论研究取得成功后
王戟没有满足
在国内首开《高可信软件技术》课程
把这一国际前沿理论引入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课堂
“做科研就是要‘顶天立地’”
“顶天
就是时刻保持
对前沿的敏锐洞察力
立地
就是立足于
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服务”
虽然从事的是基础理论研究
王戟一直在琢磨怎么让技术“落地”
那段时间
代码不停跑,人也不停歇
最忙时,他曾连续奋战三天三夜
终于
王戟研制的某软件
成功应用于那项任务
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面对巨大变故
开启“第二次生命”
他的世界很小
每天都沉浸在代码中
非0即1
他的世界又很大
一串串数字
牵动着信息化战场的“千军万马”
……
2013年
王戟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大手术
当时
身边人以为他的工作生活会“暂停”
没想到
一个月后在重症监护室清醒过来时
王戟选择在病房里“重启”
术后很长一段时间
王戟的身体哪里都动不了
唯独手可以动
他每天坚持翻阅学术论文
了解最新科研动态
医护人员劝王戟多休息
他淡淡地说:
“一天不看就难受”
“我很幸运,两只手还能动
基本工作条件没有损失”
面对巨大变故,王戟能笑谈一切
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那天
王戟的几个学生去接他
“研究工作怎么样了?”
这是王戟看到学生时说的第一句话
从此,病房成了王戟的办公室
他在那里听取学生报告
指导研究方向
修改博士论文
……
医院对探视有规定
他就让妻子把学生论文带到医院
修改完后再让妻子带给学生
为了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
王戟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康复训练
提起康复过程
王戟说:
“我格外珍惜
这是我的第二次生命”
2015年3月
王戟重返工作岗位
他说虽然身体没那么“自由”了
但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了
“可以心无旁骛地搞科研”
紧盯国际前沿
奋力“奔跑”
王戟的乐观精神感动着
身边每一个人
对他而言
他总有一种紧迫感
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
必须一直不停地学、不停地思考
“只有做前沿的研究
才更容易发现前沿。”
王戟说
重返国防科技教学科研一线后
王戟牵头申请了某重大科研项目
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忘我的工作热情
催生研究成果“落地开花”
深秋时节,硝烟弥漫
随着塔台传出指令
海军某舰载直升机直奔目标海域
伴随着马达轰鸣声
多项任务有条不紊地精准运行
……
他说:
“永远在路上的领域里
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只争朝夕”
超级计算筛选新冠药物
“天河”伴随在我们身边
超级计算与生物医药
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吴诚堃老师带来答案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
吴诚堃和团队
利用“天河”超级计算机
对常见的6000多种药物和化合物
进行计算筛选
仅用6天便筛选出了应急药物
吴诚堃参与的
高性能计算与新冠药物筛选项目
入围“戈登贝尔新冠特别奖”
“戈登贝尔奖”
被称为“超算领域的诺贝尔奖”
这也是中国团队
首次入围该奖项
数十年前至今
中国的超级计算机
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
奋力攻关
接续奋斗
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
他们上演的是
中国国防事业的强国梦!复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