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说不练”数月之久,惹得西方极为不悦之后,乌军终于打响了反攻战。怎料信誓旦旦仍像闹剧,就连前线军医都陷入自我怀疑:代价如此之大,真的值得吗?
早在西方开始尽可能援助乌克兰时,乌克兰方面就传出了要对俄军展开反攻的消息,但始终都停留在“光说不练”的阶段。为此,西方没少要求乌克兰方面给出个具体时间,或者解释一下为何迟迟没有等到“反攻命令”下达。而乌克兰方面一直支支吾吾,总是对核心问题避而不谈。
短时间内,西方还能找些理由自己安慰自己。可时间一久,西方国家自然是不乐意了。如今,钱花了,武器也送了,甚至欧洲国家还因为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使得自身陷入“能源危机”中,德国民众更是已经开始准备伐木过冬了。试问:如此背景下西方怎会不慌?
(相关资料图)
好在折腾了数月之后,乌军终于在8月底宣布了“反攻”计划,第一步:夺回南部重镇赫尔松。以乌军方的实时报道来看,对比此前只能屡尝败果的成果,反攻成绩还算不错。军队同时从8个方向向目的地发起攻击,很快就突破了俄军的第一道防线。紧接着,乌军继续向前推进,成功占领了赫尔松北部的苏基伊斯塔沃克村,推进距离6公里。
不过有一说一,这样的成绩放在现代战争背景下确实不值一提,但西方不这样想。很快,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英国媒体就开始营造“胜利”氛围,大赞乌军取得的初步成功。有意思的是,乌军方始终只提“战果”,全然不愿意多透露反攻细节。显然,这与此前乌军的做派截然相反。
如若是为了所谓的“保密”,唯恐俄方通过公布的细节对乌军的计划展开分析,这倒也说得过去。可问题就在于,乌军公布的“战果”和俄方披露的内容有着不小的出入。
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就乌军自称在反攻中突破了俄军第一道防线,俄罗斯国防部在日前发布了相关声明。首先就指出,乌军在最开始的两天反攻中,损失了1700兵力。另外,武器装备也折损颇大。
空军方面,苏-25战机损失了2架,苏-24战机、米格-29各一架,米-8直升机3架。陆军方面,坦克63辆、步兵战车59辆、其他类型装甲车48辆,还有配备了大口径机枪的运载皮卡14辆。另外,声明中还指出,俄军在苏霍伊斯塔沃克村附近击败了一支摩托化旅,而后经过证实,为乌克兰地面部队第57摩托化旅。
对于俄方公布的乌军战损结果,原本有不少声音都认为存在夸张成分,毕竟俄军也没有公布任何的交火细节。但很有意思的是,美媒的采访反倒是证明了乌军损失不少这一点。
在俄国防部发布声明的当天,《华尔街日报》在前线医院采访了多名接受治疗的乌军官兵,通过他们证实了乌军确实是在向赫尔松首府推进计划。但他们无一不认为,这是“一场艰苦的战争”,因为据他们所知,俄军的装备似乎很精良,并且在战中进行了顽强抵抗。
重点是,伤亡确实惨重。前线军医在采访中表示,自“反攻”开始,士兵伤亡就一直在增加,医护人员早已身心俱疲。一名军医更是直言,他已经开始怀疑,以如此大的代价展开“反攻”到底值不值得。而他在前线找不到正确答案。
《华尔街日报》经过走访,也发现了乌军前线资源紧张的问题。在某些重症监护室里,甚至是6名昏迷的军人挤在由两个相邻床位拼在一起的床上。而这家医院还是在反攻前一周就已经收到了准备命令,尽管如此,足够充分的资源还是很快走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
自此,外界更是不乏此次乌军的强行对俄“反攻”,是迫于西方压力下的无奈之举。但西方并未有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