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任务规划,今年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任务。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师黄伟芬披露,神舟十四号乘组将配合地面完成空间站组装建设工作,从单舱组合体飞行逐步建成三舱组合体飞行状态,在这期间要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
天和一号核心舱的5个被动对接口
天宫空间站所有对接任务均围绕天和一号核心舱展开,该舱有5个被动对接口,分别是前向对接口、后向对接口、径向对接口、第四象限侧向停泊口、第二象限侧向停泊口。
9种组合体构型推测如下:
组合体构型1.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前向对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后向对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径向对接;
组合体构型1。图源:空间栈与空间站
组合体构型2.在“1”构型基础上分离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组合体构型3.在“2”构型基础上,问天实验舱前向对接;
组合体构型3,画面左侧大舱段即为“问天实验舱”。
组合体构型4.在“3”构型基础上实施问天实验舱转位对接任务,该舱由前向对接口转位至第四象限侧向停泊口;
问天实验舱转位
组合体构型5.在“4”构型基础上,梦天实验舱前向对接;
组合体构型5:梦天实验舱与天和一号核心舱前向对接口对接
组合体构型6.在“5”构型基础上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对接任务,该舱由前向对接口转位至第二象限侧向停泊口。此时,天宫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组装建造任务完成;
梦天实验舱转位
组合体构型6:天宫空间站三舱构型完成在轨组装任务
组合体构型7.在“6”构型基础上分离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组合体构型8.在“7”构型基础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对接后向对接口;
组合体构型9.在“8”构型基础上,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对接前向对接口。
组合体构型9:神舟十五号与天和一号核心舱前向对接口对接
5次交会对接:
1.神舟十四号对接于天和一号核心舱径向对接口;
2.问天实验舱对接于天和一号核心舱前向对接口;
3.梦天实验舱对接于天和一号核心舱前向对接口;
4.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对接于天和一号核心舱后向对接口;
5.神舟十五号对接于天和一号核心舱前向对接口。
天宫空间站来访航天器使用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装置
由此可见,实验舱转位对接任务并不计算在“交会对接”任务之中。
3次分离撤离:
1.天舟三号从前向对接口分离撤离;
2.天舟四号从后向对接口分离撤离;
3.神舟十四号从径向对接口分离撤离。
2次转位任务:问天号实验舱与梦天号实验舱先后从前向对接口分别转位至两个侧向停泊口。
(上述任务均依据任务规划进行“推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组合体构型的连续变化,使得姿态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各舱段间的能源系统、环控系统、信息系统等都需要频繁调整适应,不过得益于天宫空间站优异的融合式设计,使得原本耗时耗力的工作可以更为轻松地驾驭。
5次交会对接任务中有3次都是无人飞行器来访对接,这就需要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启用遥操作手控交会对接功能进行备份,此项技术已经在天舟二号任务中加以验证。
航天员叶光富在天和一号核心舱内进行天舟二号遥操作对接
在一系列艰巨的任务中,问天实验舱与梦天实验舱两个20吨级大型舱段的对接与转位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承担的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将决定天宫空间站的在轨建造成败。
除了密集的对接、转位及组合体控制任务,随着两个实验舱的到位还将迎来一系列在轨测试任务。首先是问天实验舱到位后,在轨航天员需要调试并启用该实验舱所属的“人员专用气闸舱”,此气闸舱将成为新的“主气闸舱”,原有天和一号核心舱气闸舱将成为“备份气闸舱”。
问天实验舱人员专用气闸舱出舱口
问天实验舱随舱上行了一套展开长度为5米的七自由度小型机械臂,该臂将与天和核心舱大机械臂进行“级联组合”测试,两臂结合可以形成展开长度达15米的超长机械臂,基于天和机械臂的舱体爬行功能,可以实现天宫空间站外表面的全触达。
问天舱机械臂与天和舱机械臂级联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