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商业化运作孤独症咖啡馆开业半个多月,市场反响良好
期待去掉“特殊标签”走向全国
图片/受访方提供 制图/潘文健
(资料图片)
受访方
晨报记者 荀澄敏
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可孩子终究有长大成人的那一天,他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呢?静安区的“多·幸福咖啡馆”,最近迎来了5名孤独症职业咖啡师,开启朝十晚七的职业生涯。作为上海首家商业化运作的孤独症咖啡馆发起人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副教授陈东帆认为,唯有商业化的运作,用市场化的价格、标准,才能让孤独症咖啡师能够以职业化的状态,真正通过劳动获得相应收入。
“希望未来的‘幸福咖啡’能依靠口味,赢得市场的信赖,而非孤独症的特殊标签。”陈东帆说,因此需要更多的爱心企业能够加入进来,把这种商业化运作的孤独症咖啡馆模式复制到全国,惠及更多孤独症患者,让他们实现自力更生。
用心制作每一杯咖啡
磨豆成粉、打发奶泡、清洁咖啡机……沉浸式制作一杯拿铁咖啡,孤独症咖啡师吴佳辰用标准化动作,在1分钟内完成整个流程,最后腼腆地把咖啡交到顾客手中,咖啡杯里的拉花是一颗爱心。事实上,每一杯咖啡都是他用心制作而成。
在吴佳辰眼里,只有标准化制作咖啡的流程,与顾客的交流还处于比较少的状态。但这在吴佳辰爸爸看来,儿子不仅能长大成人了,还能像普通人一样每天去上班,“我们家都变得明亮起来了。”
吴佳辰从小在特殊学校就读,又在康复中心学习制作咖啡,自从接触了咖啡制作,他就变得更加专注。“对咖啡很喜欢,也愿意从事咖啡师这份工作。”吴佳辰爸爸说,现在每天佳辰都早早起床,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独自坐地铁到咖啡馆上班。
这份有仪式感的工作,让吴佳辰非常有成就感,每天下班后,跟家人一起吃晚饭时,还会偶尔眉飞色舞地表达工作时遇到的事情。这些平凡的小确幸,却是吴佳辰一家难能可贵的幸福。
吴佳辰的同事王相晴是“多·幸福咖啡馆”的烘培担当,已经考取初级点心师的她,如今可以熟练制作曲奇饼干、瑞士卷、蛋糕等各种点心。开朗的她,总是会跟顾客来些互动,聊上几句,“最期待就是拿工资啦!想给全家人买份礼物。”
事实上,对于孤独症家庭而言,无论孩子多大,不断地康复训练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吴佳辰、王相晴这样能够进行社会化的生活,其家长和老师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更多的孤独症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向社会。
然而即便走向社会,也需要步步有人带领。比如,在“多·幸福咖啡馆”里,日常运作共配备5名孤独症员工和1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在旁观察,协助处理一些初期的突发意外,等到孤独症员工完全适应后,再慢慢淡出。
需要更大社会化舞台
其实,孤独症咖啡馆在沪上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大多以“前店后厂”模式,孤独症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心接受课程培训,然后在对外营业的中心咖啡馆里进行实操训练,整个培训基地就是孤独症社会化培训的“中央厨房”。
作为带教老师、上海博爱儿童康健园主任王恒民表示,孤独症患者首先学讲话发声,接下来学会和人打交道,然后学会怎么做事情,最后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以制作咖啡为例,正常人可能学习几天就能上手。但为了让孤独症患者熟练掌握,康复老师将咖啡研磨、咖啡萃取、牛奶拉花和咖啡机清洁等各种步骤进行分解细化,打造了一套规范化流程和训练课程,反复训练,“表面上,孤独症患者在做一杯咖啡,实际上他在进行认知执行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