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然有“年度最佳港剧”面目的《刑侦日记》,后半段评分不断下跌。
大结局更是相当潦草,甚至堪称以“自毁”的方式、抛却了核心优点。
(资料图片)
前几集里亮点展现有多鲜明,后续消解或者机械重复上述内容、就有多让人疲倦。
倒也不至于说《刑侦日记》烂尾,原因不是大结局品相在线、而是剧作中后段早已明显表露出质量下滑的趋势。
整体而言亮点依旧明显,但槽点也难以忽略。
一,成也反转,败也反转。
惠英红饰演的杨碧芯,初始阶段最吸引人的点是黑白莫测、正邪难辨的表象,和表象之后的温暖与痛苦。
在“疾病的恶”和“母性的善”这两极之间,她苦苦挣扎、难以泅渡。
这份几乎到肉的痛苦,很动人。
从内容维度来说,温柔母亲下一秒就阴森森鬼气重重,反转变化让人害怕,节奏和氛围都很抓人;
从内核角度来看,一家人万千波折中、渡尽劫波依旧如初的爱之纽带,平实又温暖,越是在血色处境中、就越显珍贵。
但剧作多次使用“拼命误导你,再反转解释”模式,就很没劲。
一开始,杨碧芯面对欺辱女儿的马咏,手段狠辣、态度坚决,每一巴掌都呼呼有风很带感。
你说这是相对单薄的爽剧模式也罢,批评这是套路式的黑化表现也罢,无论如何,一个行为没那么正确的女性、在捍卫女儿时激发出的“黑色”力量,终究是容易引发共情的。
此后剧作安排反转,解释杨碧芯并未在争执中失手杀死马咏,而是被假装帮她的韦睿杰嫁祸、欺骗。
这样的反转本身也没问题,有利于塑造韦睿杰“谁都不能碰我的猎物”的变态占有欲;也能加重杨碧芯的可怜的被害质感。
但大结局又一模一样用了类似模式,用法有点问题。
此前剧作无数次播放杨碧芯记忆中的主观镜头:她从背后搂着聂山的妻子,一边哭一边注射。
结合她欺骗聂山的话语、她自己良心不安看见的“是你杀了我你不怕报应吗”的画面来看,这是一直用大写加粗的粗体告诉(误导)观众“她杀人”。
然后再通过补充信息的手法,安排反转。
出现在杨碧芯幻觉里的高敏,并不是幻觉,而是真正的凶手,就是她下毒并栽赃嫁祸。
这样的反转本身,很难让人鼓掌夸奖“哇细思极恐”,很勉强、让人有些想翻白眼。
从本格推理的角度来说,属于“增加场外信息”,和编不下去了加一句“双胞胎姐妹”一样,不讲武德。
从角色塑造的角度来说,把灰色地带的杨碧芯,硬掰回“清清白白小白花”的纯白地带,反转方式刻意、潦草,很折损角色魅力。
善良角色一定比恶毒角色更不吸引人吗?当然不是。
决定角色吸引力的,是内心冲突的力量是否复杂,性格构成立面是否立体。
本以为《刑侦日记》可以打造出复杂的不能用“反派正派”来简单区分的杨碧芯,结果剧作画风一转,逆行到“白莲花式女主从头到尾都好无辜”的路上。
不是说这个角色不能无辜,而是重复播放黑化烟幕弹、再生硬反转洗白的手法,实在无趣。
对比《刑侦日记》中两个重要角色的定性时刻,一个是韦睿杰在血字前、被朱玑揭穿真面目;另一段则是杨碧芯被陷害,差异很明显。
试想,如果韦睿杰的故事最后也这样反转,也来一段“啊他好痛苦但人不是他杀的,人全是他妈妈杀的”,那是什么鬼啊?
可以通过童年原生家庭的不幸,来解读他的分裂根源,凝望恶的行为之下痛苦和被伤害的凄惨往事,但倘若直接把已故的虚拟角色变成“活人”来顶罪,就很让人无语。
为了让大结局反转不过分突兀,剧作在前一阶段已经在暗示“假幻象其实是真”的可能性,但手法上的铺垫、并不能解决反转节奏本身的突兀和单薄。
刑侦悬疑题材,很依赖反转。
如果没有反转,悬念感全在意料之中、平铺直叙会很无聊;
朱玑同母亲和解,叶劲峰和妈妈冰释前嫌,Matt和母亲放下心结,三个不同性格的儿子面对同一段“煲汤下毒”往事,内容过于臃肿。
一种解决方式,是从不同的性格侧面来解读母子矛盾,在不同的事件中以相异的面相来翻新重塑;
另一种解决方式,是在轻重缓急多寡的叙事比例上做变动;
但《刑侦日记》换汤不换药的臃肿重复感过于明显,虽然在Matt的故事中讲母子矛盾频率最高、内容也增加了新的“妈妈撕毁图画”等内容,但绕来绕去又播放“在马来西亚17年不敢回来”的内容,效果很打折扣。
惠英红影后级别的表演,在类似桥段中第一次出现时很动人,但随着剧情越来越潦草、桥段相似度越来越高,表演本身的魅力也随之被削减。
三,进程潦草。
《刑侦日记》大结局中的重要大案,是“小说杀手”。
Matt年幼时的好友海蓝,因为在欺凌中长大,所以联合诸多被欺凌者、一起实施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