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观察者网李焕宇]限价、征税、拉拢别国......近期,为在对俄强硬的前提下控制能源价格,欧盟使出浑身解数,但收效甚微。
可即便如此,欧盟也没忘记对别国的能源政策指手画脚。9月16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决议,以维护人权、保护环境、控制碳排放为由,呼吁东非国家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立即停止一处跨境石油运输管道的建设。在此之前,来自环保组织的反对已经让诸多投资方退出了项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欧盟的做法让坦、乌官员十分不满,乌干达副议长直言,欧盟此举只是想吓跑投资者,让发展中国家继续向他们乞求资金,属于“经济种族主义”。
1443公里,东非将建全球最长加热输油管道
据乌干达媒体“新视野”9月16日报道,遭欧盟横加指责的是东非原油管道项目(EACOP)。它以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乌干达国家石油公司、坦桑尼亚石油开发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主要投资方(持股比例为62%:15%:15%:8%)共同参与,完工后会把石油从乌干达的艾伯特湖油田运到坦桑尼亚的坦噶港,进而打通东非内陆至印度洋的能源输送通道。
这是一条长达1443公里的输油管道,项目建设已于2022年2月1日启动,计划于2025年完工。考虑到乌干达原油粘度较高,管道全程均可加热,而在项目完工后,它将因此成为全球最长的加热输油管道。
另外,与管道同时动工的还有道达尔在乌干达艾伯特湖油田的两个油田项目,蒂伦加(Tilenga)和翠鸟(Kingfisher)其峰值产能分别是204000桶/天和42000桶/天。
EACOP以及配套的石油开采项目对两个非洲国家的影响非同小可。据“新视野”今年2月报道,乌干达方面认为石油项目可以为该国带来上亿美元的外国投资和数千个就业岗位,他们拿到的股息也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不仅如此,石油工业会在各个层面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拉动全社会向该行业提供商品和服务,扩大税收基础。
该国能源部长表示,项目带来的外来投资总计将会使乌干达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并释放超过6万个工作岗位,因此石油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是一份社会经济声明,还是一份对乌干达和整个东非的政治声明,乌干达将比以前更有信心。
彭博社认为,乌干达凭借蒂伦加和翠鸟两大油田将跻身于全球主要产油国行列,超过加蓬与赤道几内亚这两大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参与项目的中海油方面也认为,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以传统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乌干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其成为东非地区重要的原油生产国。
另一方面,坦桑尼亚可以从乌干达输入的每桶石油收取约12.7美元的“过路费”,对这个并不发达的东非国家而言,输油管道也带来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人权,环保,碳排放......欧盟反对管道建设
尽管两个非洲国家对这一管道寄予厚望,但当地和欧洲的部分环保人士一直以项目建设会危及当地生态为由反对管道铺设。9月15日,欧洲议会打出“人权”的旗号通过了一份决议,呼吁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积极维护当地人权,叫停环保争议区的项目建设,采取基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替代方案”。
欧洲议会涉东非原油管道项目的决议
这份于13日提出的决议主要从环保、人权、碳排放共三个方面否决了输油管道项目。
环保方面,决议宣称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预计将危及石油开采和运输管道区域内的水域和湿地,对本地农民、渔民和旅游企业主的生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决议还声称,尽管项目公开了预期的经济效益,但许多当地民间社会组织仍强烈反对管道建设,声称其对当地社区和环境的影响让他们不想冒这个风险。
人权方面,决议声称有人权卫士、非政府组织不断遭到干涉及限制;除此之外,决议宣称有近12万人受项目影响,要么被拆毁了房屋,要么被征用了土地,而赔偿不是太低就是没有支付,最终损害了这些人的收入以及生活条件。
碳排放方面,决议称乌干达石油开采每年将产生3400万吨的碳排放,而根据国际能源署在2021年发布的警告,要想防止全球变暖产生破坏性影响,需要立即停止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开发;一些环境和气候专家还称,东非原油管道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发生石油泄漏是不可避免的。
最终,通过的决议文本在呼吁项目各方积极维护人权,做好补偿工作的基础上,鼓动欧盟和国际社会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政府以及项目利益相关方施加最大压力,以保护环境并停止环境敏感区域的开采活动,探索基于可再生能源的项目的替代方案以促进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欧洲议会的这项决议发起于今年9月,但环保组织对该项目的阻挠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据路透社今年5月报道,由于环保活动组织的一系列抗议活动,截至今年9月,包括德意志银行在内,已经有20家银行和13家保险公司退出了这些项目。这些环保人士声称,这条输油管道将使数百万人的用水面临风险,并将穿过对大象、狮子和黑猩猩至关重要的土地。
乌干达副议长:这是经济种族主义
看着远在千里之外的欧洲议会对本国项目指手画脚,甚至还试图把项目“搞黄”,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官员非常不满。
在本月中旬于塞尔加尔举行的第18届非洲环境部长会议上,坦桑尼亚能源部长马坎巴(JanuariMakamba)表示,坦桑尼亚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有权像工业化国家那样为人民利用本身的资源。
“我们比其他人更关心我们的国家,”这位部长称,“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这个项目能够保护当地社区,保护当地环境,并符合国际标准。所以项目的建设仍将继续,但我们承诺会让它符合标准。”
乌干达议会副议长塔伊布瓦(ThomasTayebwa)的指责要更加直接。
“新视野”9月16日报道称,塔伊布瓦指责决议是基于错误的信息而且蓄意歪曲环境和人权保护方面的事实,他指责欧盟侵犯了一个主权国家从本国油气行业获益的权利,威胁到了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指出该决议试图吓跑投资者,好让发展中国家继续向欧洲人乞求资金,从根子上讲,属于最高级的“经济种族主义”。
塔伊布瓦还指出,跟乌干达相比,欧盟更是过渡依赖化石燃料,而非洲国家的碳排放同欧美国家相比更是要少的多。
同一天,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表态称,石油项目将继续按合同进行,如果道达尔中途变卦,乌干达就找其他合作方。无论用何种方式,乌干达都会在2025年之前产出自己的石油。
石油项目弊多于利?
那么,欧洲议会的指责是否站的住脚?
根据EACOP在其官网上的说明,输油管道全程会埋地铺设,管道顶部低于地表一米,埋好后,表层土壤和地表植被将恢复,人和动物能够自由通过;生态方面,项目拿到了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还遵循了赤道原则跟IFC绩效标准这两套旨在管理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国际通用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征地补偿方面,项目在坦、乌两个的补偿工作预计将在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
EACOP对项目环保、人权、补偿等工作的介绍
相比于EACOP的解释,乌干达媒体对欧盟的质疑要更加直接。9月19日,乌干达《独立报》在其文章中称,不清楚欧盟为什么要反对乌干达的输油管项目。
报道称,全球已有的输油管道总长度超过118万公里,足以绕地球30圈,但他们当中没有一条被阻塞。这当中,欧洲坐拥全球管道网总长度的27%,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全长5100公里的德鲁日巴石油管道便是在欧洲。相比之下,EACOP即便竣工,也不过让全球油气管道长度增加了0.1%。
再者,欧盟本身便是石油进口大户,且高度依赖管道运输。一份题为“建立安全、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欧洲能源网石油基础设施”的评估报告还建议欧盟,出于环境保护和多样化供应的考虑,不要增加油轮的运输量,而是应该铺设新的管道。
除此之外,美国石油协会(API)和欧洲石油化工协会(Concawe)均对管道运输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安全、高效”。
至于欧盟对项目碳排放的担忧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报道指出,欧盟只有全球10%的人口,却产生了全球25%的碳排放;非洲国家有着全球20%的人口,碳排放仅占全球的3%。
报道认为,欧盟对EACOP存在偏见,决议罗列了很多谴责理由,但只是掩盖而不是澄清欧盟方面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