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深圳的每个城中村,每条街道上的一些房间里面,都会有一个忙碌的女人。也许她没有上过大学,每天的生活围绕着丈夫和孩子。早上七点,也许她会打开冰箱,盘算着一天的消费,她准备了多份早餐,擦拭了孩子嘴角的饭粒,目送着上班的丈夫。天气渐寒,洗碗时,她戴上了手套。
(资料图片)
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她打扫卫生、洗晾衣物、浇花洒水,抱着年幼的孩子晒太阳,然后和境况相似的邻居们聊聊天。夜幕降临,她计算着下班时间,拿出手机尝试新的菜式,迎接丈夫回家。很多时候,他们之间会突然爆发一场争吵,闹得不欢而散。
2019到2021年,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大多数来找包颖琦咨询的女人正是如此境况。每周两个工作日,这位律师为城中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这是深圳司法部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项目工作的一部分。刚入行时,她一度抗拒婚姻家事领域的法律工作,认为离婚案件里的当事人“蛮横不讲理”。
两年的社区咨询工作,扭转了包颖琦的想法。
在社区,包颖琦几乎从来没有遇到男人来咨询婚姻问题。(视觉中国/图)“她们才意识到原来离婚这么复杂”
前来咨询的大部分“绝望的主妇”,她们抚养孩子、照顾老人,咨询的时间恰恰是丈夫上班的时间。“很多人都是从外地跟丈夫一起过来的,主要任务是在家带娃,或者做些按件计费的零散工种。”包颖琦发现,她们往往带着娃过来,抱在手里,或者牵着。
交谈是在丈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内容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们与丈夫争执时被扇了一巴掌,发现了丈夫手机里面的暧昧短信,或是遇到了抚养孩子、婆媳关系等问题。产后一两年,有人仍然情绪压抑,生活重心围绕丈夫和孩子,也会有和社会脱节的问题。
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包颖琦听着她们聊起自己不体贴的丈夫、苛刻的婆婆、各种复杂的家庭关系,看着她们痛哭再平静。一位嫁到潮汕家庭里的女性向包颖琦哭诉,自己怀孕期间婆婆也没给过一点好脸色。婆婆眼中只有儿子,儿子回家才做饭。她怀着孕也只能吃到土豆丝和青菜,婆婆说,谁知道你怀的是不是孙子?
如果不打断,这样的故事可以说一天。同为女性的婆婆认为“吃穿都用儿子的,却连孩子都带不好”;丈夫面对婆媳矛盾时的不作为甚至“妈宝”令妻子心寒;妻子从早到晚的家务劳动被视为“理所应当”;还有与邻居社交闲谈时,比对各自家庭的不幸与惆怅。
实际上,大部分来访女性并没做好结束婚姻的打算,尽管她们的婚姻质量堪忧。她们有离婚的冲动,想要咨询法律上的建议,而一旦开口,又很快淹没在包颖琦常见的几个问题里:
“你们现在住在哪里,是自购还是租住,如果离婚你住哪里?”
“现在有稳定工作吗?每个月收入能不能养活自己?”
“很久没有工作过的话,离婚后打算做什么工作?”
“如果争取到小孩,你用什么来养这个孩子?”
……
她们开始“理智”起来,大部分人住在丈夫租来的房子里,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重新回到家庭中。
一位女性来访,表示要离婚。为了之后工作方便,她想带走已经上小学的儿子,而不是还需要抱着的小女儿,但丈夫也只要儿子。考虑到丈夫家庭重男轻女的情况,包颖琦建议女人考虑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女儿留下是否会被善待、能否得到和男孩一样的教育。女人想了想,决定带走女儿。后来,包颖琦得知她和丈夫合好不离婚了,再后来,她再次来咨询离婚。
“大部分女性没有认真想过离婚是什么,如果真的离婚要面临什么,怎么去争取小孩的抚养权以及争取到之后,下半辈子怎么过等问题。”包颖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你从法律的角度跟她们聊过之后,她们才意识到原来离婚这么复杂,结合她们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人的结果都是离不成。”
被扇了一巴掌,是不是家暴?
面对婚姻家事中的倾诉,包颖琦逐渐意识到,当事人不希望律师和闺蜜一样,痛骂“那个狗男人”,而是帮助她们去分析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