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少奶奶的扇子》在不同时期内的传播与接受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内中国现代话剧与电影思想意识的流变,笔者根据当时的传播接受情况,认为《少奶奶的扇子》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呈现出由重视“言情”叙事到重视“现实主义”的发展变化。
在中国电影的成长期,“鸳鸯蝴蝶派”是电影创作题材中的主力军,“鸳鸯蝴蝶派”指的是1920年左右,在以上海租界成长起来的一批作家,他们通过创建报刊为阵地,发表一系列描写封建时期才子佳人与帝国主义色情文化为一炉的小说。
1921年前后,上海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开始投身于电影行业中,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渗入到影片公司的各个部分,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各个部门,甚至戏剧界和整个文艺界都有鸳鸯蝴蝶派文人的身影。
1921年—1931年,各大影片公司共拍摄了650部故事片,其中绝大一部分就包括鸳鸯蝴蝶派文人的创作,其中代表作家就有包天笑、朱瘦菊、周瘦鹃等人。
中国电影的编导成员也包括新旧两派,“旧派”就包括以上提及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和文明戏成员,以及张石川、郑正秋代表的明星公司和天一公司等。
他们大多注重电影创作的功利性,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深入开展电影工作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训练和理论学习,注重电影的娱乐趣味和媚俗功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其注重“言情”叙事,为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推动作用。
新派则是指的受过专业西方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包括洪深、欧阳予倩、陆洁、孙瑜等人。而《少奶奶的扇子》在20世纪20年代的传播接受中,传播主体中的成员和接受主体都受“鸳鸯蝴蝶派”中重“言情”的叙事观念的影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