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6年《喜剧总动员》首季舞台,冯巩爱徒贾玲哭得撕心裂肺,台下观众和后场明星也都绷不住了。
(资料图)
“华妃”蒋欣梨花带雨就不说了,可“硬汉”李晨的“猛牛落泪”(晨哥外号“大黑牛”),真是猝不及防。
这时郭德纲门生岳云鹏只悠悠一句“好活儿,好作品”。
那时的他还想象不到,5年后,眼前这个看哭无数观众和同行,20多分钟的小品,竟能脱胎换骨,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春节档票房冠军!
2021年大年初一,贾玲自导自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5天破20亿,15天破45亿,脚踢《唐探3》,拳打《复联4》,还赶超《流浪地球》成功跻身中国影史三强。
更难得的是,《你好,李焕英》虽是贾玲的电影处女作,但商业表现和口碑并重,至今豆瓣评分稳在8.1,留下67万条好评。
我又想起了岳云鹏对贾玲5年前的那句夸赞。
惺惺相惜?
这两位出身相声界的喜剧演员,虽师承各异,但同样贫寒的家境和至亲猝逝的遗憾,却让他们的命运有了一个隔空相望的神奇支点。
故事,开始了。
二、
“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古以来就是人世间最深重的遗憾之一。
从此句出处《孔子家语》,到魏晋时嵇康的《思亲诗》,再到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字里行间都是穿越千年、直击人心的亲情力量。
首次拍电影的贾玲,能让《你好,李焕英》如此成功,背后的逻辑很简单。
故事的源头是——母亲,那个已经离去的母亲。
1982年,贾玲出生在湖北襄阳,有个比自己大5岁的姐姐贾丹。
全家人住在像“盆地”的小村庄,周围都是山,进城只有一条路,每趟都要40多里。
闭塞落后的环境中,唯一让小贾玲感到新鲜的,就是父母的单位,记忆中的宜城县东方化工厂。
也是39年后,电影里的“胜利化工厂”。
贾玲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天赋,性格落落大方,是学校里爱唱爱跳的文艺积极分子。
她10岁就看《曲苑杂坛》,还热衷模仿,逗人笑的同时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开心果”。
最关键的,贾玲的可爱梨涡和讨喜圆脸,与母亲如出一辙。
家人发现了贾玲的表演天赋,就给她找了老师,准备走艺术之路。
本以为“才貌双全”,会很顺利,但命运却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高中毕业的贾玲,梦想上北电,信心满满独自去北京参加艺考,却因为经验匮乏失败了。
落榜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贾玲在北京找到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计划着来年再战。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19岁的贾玲终于考进中戏,人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可难题又来了!
一直在襄阳电视台做主持的姐姐贾丹,也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
姐妹俩的学费每年都要好几万,父母供不起,注定要委屈一个。
结果大家都能猜到,姐姐撕毁了通知书。
她选择和父母一起,努力工作赚钱,成全妹妹。
而同时报考“戏剧表演”和“喜剧表演”两个专业的贾玲,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却是被母亲李焕英一把推到了“恩师”冯巩面前。
当年,贾玲在两个专业都被录取了,招生办的老师给家里打电话,是母亲李焕英接的,口音有点重,所以被电话那端听成了“喜剧表演”。
贾玲运气好,正赶上中戏跟表演艺术家们联合办班,冯巩做老师,于是将错就错,专心学了相声。
大学时期的贾玲专业刻苦,还不忘勤工俭学赚生活费,给家里减轻负担。
当时的她,心里就想着两件事:一是给爸爸买冰箱,二是给妈妈买件绿色的皮衣。
她听爸妈念叨了好几次,只是因为舍不得,才没买成。
终于靠打工攒够了钱,贾玲赶紧给父母各买了一件皮衣。
母亲李焕英收到礼物非常开心,就是皮衣尺寸不太合适,想让女儿换一件。
结果衣服刚寄回去,母亲就在一次“赚外快”补贴家用的时候,从摞满稻草的拖拉机上跌下来,撞到头部,不幸离世了。
19岁的贾玲接到噩耗,从学校赶回家的途中,在车上跟乘客下跪借电话,迫切想知道母亲的情况。
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这件事,成了贾玲一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
母亲离开后,她熬过了在北京吃泡面、饿肚子、挨白眼的时光。
后来,在恩师冯巩的提携下开始有了饭吃,还赚够了10年的房租。
“狗进来都只能上下摇尾巴”的逼仄地下室,变成了窗明几净的宽敞楼房。
登春晚、上综艺、开公司、拍电影……
演员、导演、编剧、老板……贾玲身上的标签也多了起来。
贾玲以过世母亲为蓝本,在2016年创作的小品《你好,李焕英》,也在5年后登上大银幕,凭着浓烈的情感,成为年度黑马。
只可惜,母亲李焕英,没能看到。
三、
比贾玲小3岁的河南小伙儿岳云鹏,其实也有着同样的遗憾。
唯一不同的是,他或许“更惨”。
贾玲好歹小时候住“农场”,不缺吃喝;长大后能上学,接受高等教育。
而家有五个姐姐一个弟弟的岳云鹏,却出生在全村最穷的家庭。
那时候,他还叫本名“岳龙刚”。
1985年,为庆祝岳家第六胎终于得子,老乡集资放映电影《喜盈门》,父亲就把其中“励志青年”的名字给了他。
当时全家九口人,都靠父亲卖馒头养活。
50平米的小房子,千疮百孔,老鼠肆虐,一晚上能抓20多只。
小时候的岳云鹏没穿过新衣服,腰带都是用绳子凑合,甚至睡过牛棚。
过年没钱买爆竹,也没人跟他玩儿,只能躲在远处羡慕别的小孩。
童年岳云鹏吃了太多苦,贫穷也成了深入骨髓的伤。
上学后,岳云鹏虽然学习好,但因为穿姐姐满是补丁的女式衣服,经常被同学讥笑。
要不是老师那句“我们的衣服,干净就好!”他可能小学都念不完。
98年冬天,岳云鹏14岁,上初一,因为交不起68块钱的学费,被老师点名。
他觉得太丢脸,求着父母让自己退学。
来年春天,岳云鹏揣着母亲给的200块钱,卷着被褥,就踏上了从河南濮阳开往北京的长途客车。
当时车上放的歌是《粉红色的回忆》,20年后成为王宝强“唐探”专属BGM,沙雕且欢快,可岳云鹏根本听不了。
“打那天起,我听见这首歌心里就难受,无比难受,当时的场景和心情一下就会涌上心头。”他说。
在凌晨两点的北京,他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坐上去通州的车,冻得瑟缩在角落。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结果五姐打工的纺织厂嫌他年龄小,不要他。
碰了一鼻子灰的岳云鹏只能折返回家。
这经历,对14岁的孩子来说,的确太过心酸。
后来村里来人招保安,岳云鹏第二次进京,经过地狱般的保安岗前培训,终于谋得在石景山重型电工厂看门的职位。
三班倒的制度,岳云鹏总被分配“零点到早上八点”,因为打瞌睡扣钱,第一个月下来,他不仅没挣钱,还欠20块。
宿舍阴冷潮湿,吃不好睡不好,怪病不断,他咬牙干了一年多。
后来岳云鹏终于不做保安,他学过电焊、当过清洁工、进过施工队,还在饭馆刷过碗。
可要说真正“遇见贵人”改变命运,是在海碗居和孔云龙一起当服务员的那几年。
饭店的一位常客赵先生,觉得“年轻人要有一技傍身”,就引荐他俩去跟郭德纲学相声。
当时的老郭籍籍无名,刚创办的“北京相声大会”也只是勉强维持。
傻乎乎的岳云鹏靠坚持打动了郭德纲,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为了练习普通话,学说相声,他大冬天站在室外大声朗读《法制晚报》。
低谷期,所有人都觉得他笨、没天分,要把他赶出德云社。
郭德纲发话了:“岳云鹏这孩子,就算他只能在后台扫一辈子地、擦一辈子桌子,我也不会让他走。”
说白了,老郭就不忍心让岳云鹏回村种地。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小岳岳从德云社后台扫地打杂开始,到2013年开相声专场,再到2014年首登春晚,一路走得扎实稳健。
唯一的遗憾,就是他随师父全球巡演,在德国站,接到弟弟电话,得知父亲病危,却选择了完成表演,而没来得及赶回去见至亲最后一面。
这件事成了岳云鹏心里最无法触碰的禁区。
都说演员“戏比天大”,可当他后来终于在镜头面前说出“父母比天大”的时候,一切却再也无法重来。
岳云鹏的父亲,只差几个月就能看到儿子上春晚,但他却没能等到。
四、
贾玲以对母亲李焕英的爱为核心创作小品,成功了;再改编成电影,火了!
谁能想到,“内地影史票房最高女导演”的金字招牌,被那个一笑俩酒窝儿,总在春晚演小品的“喜庆脸”贾玲,这么轻松拿下了!
贾玲、张小斐这对儿“喜剧姐妹花”,算是彻底翻身了!
那会不会有人眼馋这“亲情牌”背后的巨大利益,想要如法炮制呢?
这里就该岳云鹏“躺枪”了。
贾玲“春风得意马蹄疾”,为什么能牵连到小岳岳?
还得归功于擅长蹭热点,制造“谣言”的好事者。
坊间疯传“某相声演员正在筹备关于父亲的电影”,出发点就是“圈钱”。
惹得岳云鹏本尊,3月1日晚,忙不迭现身微博辟谣。
谁说贾玲的“李焕英”火了,岳云鹏就得跟?
小岳岳晒出一张自己亲手写的“声明”,配文“谣言”二字,斩钉截铁。
再说岳云鹏和父亲的故事,早就以艺术的形式呈现过。
只不过他选择的情感出口,是音乐。
小岳岳曾为过世的父亲写歌,完成后第一个就发给了好友薛之谦。
薛之谦是有十几年功底的音乐人,专业又严苛。
但这一次,他对小岳岳说“做得不错,继续加油”。
可没人知道,他在回信息之前,用了整整10分钟来平复情绪。
那首歌的名字叫《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
老薛在节目现场很动情,他看着对面的岳云鹏,一字一句说出这番话:
“在你这首歌里面,我被打动了,这10分钟里面我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我觉得《五环之歌》不是你想要的音乐,那只是你的工作。可是你一定有你想表达的音乐态度,就是那首歌。你那首歌做得好不好,唱得好不好,都没关系。我就觉得你打动我了,因为真诚。“
是的,2013年,岳云鹏没能和去世的父亲做最后的告别。
但他可以将所有的思念和遗憾,一字一句寄托于音乐。
忘不了13岁的正月,卷着被子离开家,父亲嘱咐“出门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忘不了秋天的饭桌前,抱怨“外面比家里艰难”,父亲却说只要平平安安。
遗憾那年除夕,送了一个声音很大的手机,但属于父亲的铃声却再也没响起。
遗憾有了一点出息,有了儿女,却没有直达天堂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