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嵯峨,四时多寒。”
这是清代《宁远府志》对凉山的评价。然而,生活在凉山不仅仅要面对险峻的山路,寒冷的天气,更让人担忧的是,那条走出大山的路似乎永远也到不了这里。
曾几何时,凉山的孩子们连每天坚持上下学,走路时不用担心从八十度的悬崖跌下去,回家还能有一盏写作业读书的电灯都做不到。在他们居住的地方,读书、升学、功成名就仿佛显得遥不可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命运。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祖祖辈辈生活在群山之间的凉山孩子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来到山下的村镇。他们开始和“外面”的孩子们一样,上学、读书、打球、玩耍,并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看到了走出大山的可能。
在四川雷波县的汶水村,就有这样一群“凉山的孩子”。2018年前后,原本住在悬崖村对面的他们集中搬迁来到这里。他们之中,有留守儿童、有孤儿,有的孩子只和老人相依为命,早早地懂得了照顾家庭的责任,有的孩子已经五六年级,可连普通话说起来都吃力,更不用提跟上新课堂的进度了。然而,这群孩子们没有因此气馁,反而对现在崭新的生活,有着极为饱满的热爱与付出。
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汶水担任驻村干部的雷波人宋珊珊说:“这是一群眼睛里有光的孩子。”从参加工作以来,她见过许多有关孩子们的感人故事。她说:“不论一个孩子有着怎样的出身,背负多大的负担,他们仍然在为了向往的生活拼尽全力。”
大山里的孩子爱笑,爱唱歌,也爱阅读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汶水村,宋珊珊不止见过一次这样的例子。作为经常走村入户的驻村干部,常常见到在地里干活、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的孩子,替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撑起这个家。家庭上的负担和过去落下的功课,是搬迁伊始就压在很多孩子们心里的两块大石,所以他们付出的努力更多,在我们看来,村里部分孩子都有一种“不符合年龄阶段的成熟。”
从山上来到山下,生活总会有不小的落差。可是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与适应,宋珊珊特别惊讶地发现,这些大山的孩子们并没有“缴枪投降”,反而逐渐有了迎头赶上的势头。
大山里的孩子们,早早懂得了要为家庭考虑的道理
其中最鼓舞人心的例子,莫过彝族男孩吉布以布的故事。宋珊珊说:“这个孩子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搬下来时是六年级,成绩和当地的孩子差了一大截。上了初中后, 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考上县城唯一一所高中。”
要在三年时间里补上之前落下的功课,同时还要学习新的知识,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中考出分那天,吉布以布的成绩距离录取线只差了一点。宋珊珊还记得这个男孩非常难过地对自己说:“宋姐姐,我可能上不了高中了。如果上不了高中,我应该就要出去打工,挣钱照顾奶奶了。”
诗人王尔德曾说:“生活在哪里,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就在男孩以为求学梦断的时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汶水村第一书记与一所北京的公益学校取得了联系,能够为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吉布以布无疑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许许多多搬迁下来的人家,曾经就住在这种艰苦的地方
可是,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男孩又有点犹豫。他特别想去北京,却又担心离开家没有人照顾奶奶。这时,村干部马呷且主动提出:你好好去念书,奶奶我们来照顾。如果你想家了就打视频过来,我一定把手机递到奶奶面前。
临走的时候,这个男孩给宋珊珊发了一条信息:“宋姐姐,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能去北京,感觉像梦一样。”
今年8月,吉布以布第一次离开雷波,第一次坐上飞机, 开启了一段从未奢望过的生活。
从高山土房到汶水新居,又从汶水到北京,这个男孩的故事如同某种缩影,彰显了大山里的孩子的韧劲儿与淳朴。正所谓梦想照进现实,在汶水村,每个大山里的孩子都有一颗追梦的心。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变得自信、开朗,逐步走上学习与生活的正轨。
在汶水中心小学,有一个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阿依合唱团”,这是一支在中纪委帮扶干部和北师大爱心老师共同支持下成立起来的“明星”团队。他们现在可是村里的“明星”,曾在村里逢年过节、各个文艺活动里登台表演,就连平常排练的时候,他们的指导老师吉瓦根付也经常听到楼下打球的孩子们,不自觉就跟着阿依合唱团的歌声唱起来。
吉瓦老师说:“彝族一直有一句谚语,叫做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唱歌。
刚刚搬迁下来时,这些孩子很腼腆,也没有自信,我就想我们能不能用最‘彝族’的方式让他们打开自己。”
吉瓦根付老师与阿依合唱团
阿依合唱团刚成立时,初始成员几乎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培训。其中有的小朋友抓不住拍子,有人唱着唱着就开始跑调,还有人讲不好普通话,歌词都念不出来。但是短短三个月, 大家就进步飞快,他们演唱的《祖国之子》还参加了北师大120周年校庆活动。其中,一个让吉瓦老师印象很深的孩子名叫吉布米作。“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参加阿依合唱团之前,他的班主任老师说他不爱说话,还总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开始唱歌之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活泼起来,成绩还提升到了班级前十。”吉瓦老师说,自己曾经问过这个孩子还想不想爸爸妈妈,他回答说:“我现在有很多小伙伴一起唱歌,练歌,每天多快乐啊,我要像一个大孩子一样。”
走出深山,意味着离开固有的生活方式。在这些孩子们身上,他们有过自卑,也有过抗拒,但是他们很快意识到:改变,是自己能为家庭,为家乡,为自己的未来所能做到的最大贡献。当天生的热爱驱使他们开始歌唱,当丰富的学校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美妙,他们也对知识有了更大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现实却不能总是尽善尽美。中心小学的王刚校长告诉我们,他亲眼见过小朋友坐在学校的走廊上的板凳看书,甚至十分投入的时候,索性直接坐在地上。他说:“因为搬过来的孩子们比较多,学校需要更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现在连放书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有专门负责借阅的老师了。所以图书馆一直是我们想给孩子们提供,但是始终没法实现的困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中央纪委定点帮扶县,雷波县一直受到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得知当地学校的“图书馆困境”之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村干部主动牵头,与华润怡宝“百所图书馆计划”公益项目组取得联系,一起为当地的小学、中学建造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图书馆,让他们的求学之路有着更多的可能。
早在筹备阶段,宋珊珊就想好了:这一定需要是一座可以给孩子们带来转机,让他们见到更大世界的完美图书馆。为了建造适宜孩子年龄阶段、阅读习惯的图书馆,汶水村驻村工作队和北师大的老师们反复研究图书馆的设计方案,从功能分区到色彩搭配,从硬件设施到管理制度都一一审定。为了满足不同阅读基础和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需求,汶水村驻村工作队和学校教师共同扎进中心小学的藏书室,从数千本图书里一本本把发霉、受潮卷边和不适合孩子们的小说、漫画拿了出去。
几乎把自己经手的每一本书都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她说:“每一本书都很重要,适合的我们就留下来,不适合的一定要拿出去。”
全新修建的公益图书馆中,藏书已经超过了一万本
与此同时,汶水村驻村第一书记特意邀请了一位资深选书师来到学校,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一个适合阅读、帮助成长的高质量书单。
宋珊珊说:“这个书单很有讲究,有相当一部分是绘本、注音图书。在联系华润怡宝“百所图书馆计划”公益项目组确认捐赠书单的时候,我们也反复讨论、沟通了好几轮。因为每一本书对孩子们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成长机会,标准越高,孩子们的收获也就越大。”
公益图书馆开馆后,这些孩子也过上了“有书相伴”的日子
图书馆的建设十分顺利。当第一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捐赠的三千多册图书来到学校,立马就有一群小朋友围了上来激动地看着。直到所有书都被搬进储存室,依然有“不死心”的小朋友围着宋珊珊,想提前拿一本出来看看。甚至还有孩子跑到中心小学王刚校长的办公室,追着问校长:“图书馆什么时候开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进去看书?”
对于生活在这里、最远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孩子们来说,书或许就是他们仰望星空,见到世界的窗口。
每一次翻开书本,每一个沉浸在故事与想象里的瞬间,每一段因阅读而得到满足的经历,就是这群大山里的孩子最幸福的时光。
在古老的凉山脚下,能有这样一座图书馆为他们开放,就连曾经对教育不太感兴趣的大人们,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宋珊珊说:“现在走进村里,没有哪个大人不支持自己的小孩子念书、学习。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机会通过知识走出大山,到他们向往的地方看一看。”
宋珊珊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阅读辅导课
一座公益图书馆与一群热爱它的孩子们
11月16日,这座公益图书馆终于迎来了开馆。从此,孩子们和他们心爱的图书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而是唾手可得。
“仰望那片,蔚蓝的天空,心儿自由自在地飞翔;翻过那座山,蹚过那条河,我的梦想已起航。”这首阿依合唱团在开馆仪式上表演的歌曲,宛如大凉山的天籁,将这些大山走出来的孩子们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年底,汶水镇中学的图书馆也将迎来开馆。馆内除了学生们的阅读室,还为当地的老师专门设计了图书室
,希望让这些乡村的年轻教师得到提升自己的机会,从而让他们更有可能留在当地,为汶水村的教育环境实现积极、良性的循环。
王刚校长在向孩子们讲述这本书中的故事
华润怡宝“百所图书馆计划” 启动于2007年,旨在为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中小学捐建公益性质的图书馆。16年来,走过20个省份、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通过募集、捐赠超百万册图书,坚持用“悦读”点亮童梦,用呵护陪伴成长。这所建于汶水镇中心小学的图书馆, 是华润怡宝“百所图书馆计划”中第234所建成、开馆的公益图书馆。下个月,第235所位于汶水镇中心中学的图书馆也即将落成开馆。在这里,华润怡宝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携手帮扶当地两所学校,为小学和中学的孩子们送去了1万册书籍、电脑、图书借阅系统等,还特别为镇中心校捐建了600平米的球场和300平米的爱心跑道。
活动现场表演节目的孩子们
对于这些不惧艰苦、永远热情的孩子们来说,每一本书,都是一次走出大山的可能,而每一次阅读和奔跑,也都是他们对生活的长情告白。即使曾经身处深山,但兜兜转转,总有一个未来将为他们开放。
在汶水村,当阅读不再是一种奢望,我们也许也会更有理由相信,汶水村将会走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