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里,张廷玉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他业务精湛且立场坚定,谨言慎行又人情练达,是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不二心腹。
一个汉人,能够在满汉之分严重的清朝初期,做到上书房第一大臣,并且死后配享太庙,张廷玉绝对厉害!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张廷玉的权术谋略自不必说,但是,小编认为:张廷玉之所以能够受到两代帝王的恩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一直保持政治正确——总能站在“一把手”的位置考虑问题。
比如,议举太子之时,当佟国维和马齐都在顺应“民心”,推举八阿哥时,张廷玉却在思考“天心”,知道复立二阿哥才最符合康熙的利益。又比如,科举舞弊案中,面对亲人的生死和对帝王的忠义,张廷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大义灭亲,来支持雍正新政。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资料图片)
我们甚至可以说,张廷玉可以说是一个“孤臣”——他既不攀附皇子,也不结交外臣,只是在一心一意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关于这一点,不管是正史,还是在本剧中,都有明确的表述:一般的外放官吏自不必说,就连皇子送的礼物,张廷玉也是原封不动的退回。可见,其政治站位之高。
不过,一向油盐不进的张廷玉也有过破例:在年羹尧由四川提督升任四川巡抚的过程中,进京述职的他,曾给这位上书房第一大臣送过几样薄礼,奇怪的是,张廷玉竟然给了年羹尧“天大的面子”,破天荒地收下礼物。
那么,一向不收下属礼物的张廷玉,为什么会给年羹尧破例呢?一个小小的提督又有着怎样“面子”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其实,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前面我们说过,张廷玉之所以备受宠幸,就是因为他时刻谨记自己的站位,总能把皇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这并不表示,张廷玉就没有给自己思考过后路。面对九子夺嫡这种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抉择,身为“宰相”的张廷玉怎么能置身事外?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张廷玉不想参与到夺嫡之争中,但是身为宰辅的他,却逃不掉权力交接时,重要“棋子”的命运。关于这一点,我想张廷玉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早有的打算!
通过种种迹象,我们不难发现:张廷玉看似无党无派,其实,他早已站在了四阿哥胤禛的身后。
当然,这也不难理解。作为康熙作为倚重的心腹,张廷玉几乎掌握了大清帝国所有的机密——就连皇子相互构陷这种极为隐晦之事(八阿哥设计,让肖国兴供出太子是刑部换囚案的幕后黑手),康熙都对张廷玉不加隐瞒。那么,康熙到底最为中意谁,我想张廷玉肯定有所察觉。
而且,由于张廷玉是唯一一个知道,八阿哥那封奏疏的臣子。所以,在新太子人选这件事上,张廷玉可谓占尽了先机。
二阿哥被废之夜,康熙为了稳定局势,同时册封了四个亲王。朋友们,一代雄主康熙是绝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情的(di)。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四个人就是储君的备用人选——立嫡立长,大阿哥具有先天优势;三阿哥修书立传,是天下文人的领袖;四阿哥胤禛实心用事,可担大任;八阿哥贤名满朝,声势最隆。
在当晚,大阿哥与三阿哥由于相互拆台,直接出局;张廷玉又是唯一一个知道那封奏疏的臣子。所以,在他那里,关于新储君的人选,简直就是送分题。
而且,在后来众人都推荐八阿哥时,康熙又故意在上书房狠狠的夸赞了四阿哥一番,其中意味就不言而喻了。只是后来由于形势需要(满足康熙的利益),张廷玉才会推举二阿哥复位。
但是,老辣的张廷玉肯定知道,二阿哥复位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四阿哥胤禛才是最后的赢家。所以,张廷玉从此时起,就已经暗暗地向其靠拢了。
而就在这时,发生了年羹尧送礼事件。由于此时的张廷玉正在跟随康熙南巡,所以,年羹尧有机会见到了这位“第一秘书”。以年羹尧的世故,自然不会空着手来的。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年羹尧的送礼本领:他知道张廷玉素有清名。所以,第一送礼并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几件从四川带来的“土特产”,不仅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味;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几件薄礼确实让人不好拒绝。
我们知道,在一番推脱之后,张廷玉终究还是“破例”收下 了年羹尧的部分礼物。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张廷玉看重年羹尧背后的主子——四阿哥。张廷玉不想和四阿哥的包衣奴才,把关系搞得太难看。
所以,年羹尧哪里有什么“天大的面子”,只不过是他背后的人,实力超凡罢了。也许,这就是官场吧!